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小升初,仍没走出“乱”字

2011年04月26日 13:4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推优”自2008年起成为北京市小学生升入理想初中的途径之一,先是在东城、西城、海淀、丰台等四个区进行试点,目前已经普及到了石景山、朝阳等区县,并逐渐开放给非京籍借读生。根据海淀区教委公布的今年的小升初政策,较之以往,今年可以参与“推优”的借读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500人左右。(据4月25日《北京晨报》)

  北京市小升初的“推优”政策,是在各校取消学科实验班之后的一种补充,其初衷是不以学习成绩,尤其是单科学习成绩作为升学依据,而注重多元化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过,北京市教委对各区县的“推优”政策,包括推优时间和比例,并没有统一要求。比如推优比例,有的百分之十几,有的能达到30%。依什么而定?为何相差那么大?基本上没人给出理由,似乎也不需要什么理由。各校之间的“推优”标准也不一样,而且每年都在变化,所以“推优”虽然看似“有法可依”,实际却杂乱无章。一名小学生如果想要获得“推优”资格,首先要通过得奖、考证、竞选班干部来证明自己的“优秀”,而即使获得“推优”资格,还必须经过评分、填志愿和服从分配等惊心动魄的竞争才有希望进入理想初中就读。

  本来旨在强调素质教育,为小学生减负的“推优”,现在却给孩子们增添了更多麻烦。他们虽然不需要在六年级时为了某次考试全力以赴,却要从更低的年级就开始想方设法通过应试,获取奖杯和证书,从而量化自己的综合素质。媒体报道,为了在小升初胜出,北京一名六年级小学生拥有10张证书并不少见,有的甚至一下子亮出了30多张。而且由于过程过于复杂,“推优”已经异化为一场混战。

  从笔者近来的采访和其他媒体关于“推优”的以往报道看,似乎从开始试点那天起,就伴随着各种明争暗斗,搞得家长孩子都苦不堪言。有些家庭为了“走捷径”,为了让孩子评上三好学生或班干部而加分,甚至贿赂具有决定权的老师以及具有投票权的同学……

  由此可见,虽然北京市的“推优”政策已经普及到了非京籍借读生身上,但良好的初衷却未必收到好的效果。“小升初”,名义上已经取消了考试,但各类或明或暗的选拔、考试实际上仍普遍存在,除了推优,还有更加神秘莫测的特长班、占坑班、点招……学生的负担、家长的负担仍一点也没减轻,甚至只有加重;小升初的公平公正公开,仍有很大问题。如何坚决斩除各种利益链,推进改革,不折不扣地贯彻《义务教育法》,减轻学生负担,减缓家长的焦虑,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很多地方,仍须作答。(尹平平 )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