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异地生回流折射择校困惑 专家:莫盲目跟风

2011年05月12日 16:55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现象调查】

  昔日异地就读 如今纷纷回流

  这学期开学前,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教学楼内一间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64名高中一年级学生正在进行转学考试。

  “我们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多学生报名考试。”据蜀光中学分管教学、招生的副校长苏春荣介绍,这是学校第一次为回流学生举办统一转学考试,除自贡籍考生外,还有12名外地学生参加。“春节刚过,来咨询转学的人越来越多,为公平起见,学校决定统一考试。”

  自贡市教育局的最新统计显示,这学期回流的普高生共有200多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其中,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目前已有152人通过入学测试,分别考取了自贡市的4所国家级示范高中。

  3年来,遂宁籍异地就读学生也已回流1600多人。遂宁市教育局调查显示,与前几年相比,该市目前在成都、绵阳等地读书的学生已大大减少,在出去的学生中,仅有少部分是优秀生源,80%是经济收入较好家庭的孩子。

  “回来可以,但必须通过入学考试。”蜀光中学校长甘建情表示,“这些年来,不少学生盲目跟风,外出追逐名校,如果想回来就读,我们表示欢迎,但得有条件。”

  “学校没有也不会针对回流生给予特殊奖励政策。”自贡一中政教处主任雷国峰说,虽然回流生大多来自省内一流的国家级示范中学,但总体成绩并不优秀。“出去的学生本身就是市内的优生,如果在外面发展得很好也不会回来。对这种盲目外流又回来的行为,我们并不鼓励。”

  【回流原因】

  不适应外地生活 本地教育质量提升

  是什么让这些外出求学的学生又选择回到家乡就读呢?记者调查发现,学生外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特别优秀需要到更好的学校深造,一类则是盲目外出。

  小吴曾是遂宁市某重点中学的优生,读高一时,在父母的要求下去成都上学。但不到一年,他就返回了母校。小吴说,自己很难适应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成绩一时陷入低谷,心理也蒙上了阴影。而在自贡,像小吴这样难以适应异地学习生活,导致回流就读的学生不在少数。“我不喜欢住校,每天自己打饭洗衣服,太耽搁时间了。”这学期刚转回自贡市荣县中学的学生曹思思说,去年她在父母的鼓励下考取了泸县二中。刚开始,她觉得还能适应,成绩也算理想,但读了两周就很难适应完全靠自己料理生活的日子,心思也很难完全放在学习上。

  近年来,流出地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是促使学生回流就读的重要原因。“回流学生逐年增多,从侧面印证了我市教育质量的提升。”遂宁市教育局局长张永福说,近年来,遂宁启动了150所特色学校和50所优质教育学校的创建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校长,教育事业呈现出水平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

  以前,高中学校校舍陈旧、教学资源落后成为自贡教育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自贡确定了“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重点打造和提升一批龙头学校,全面提升教育综合竞争力”的具体思路,不断改善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装备水平,实施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据自贡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晓春介绍,他们通过实施“名校战略”,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条件得到改善,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因此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返回原籍就读。

  【专家观点】

  是走还是留 莫盲目跟风

  学生“回流潮”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反思异地求学的现象。那么,家长究竟该把孩子送到外地,还是留在身边读书呢?

  在自贡旭川中学副校长曹泽君看来,无论是学生流入还是流出,关键是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忌盲目跟风。“学生到陌生的环境里生活、学习,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迷失方向。加上高中阶段主要以选拔性考试为主,如果不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心理压力大,学生成绩下滑就在所难免。”

  曾经为许多异地生和家长做过心理咨询的遂宁市中医院心理咨询师蒋丽认为,多数家长送孩子到异地上学都是出于从众心理。“很多家长送孩子外出读书,首先是片面认为外地教育质量一定比本地好,其次是担心孩子想出去而家长不送,耽误了孩子的发展。”

  蒋丽说,送孩子到外地读书,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孩子,最大的损失是亲情淡薄、幸福感缺失。她建议,家长在作出决定前,要进行综合评判,考虑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各种因素。孩子已经在外地读书的,家长每次探望时一定要安排好休假生活,多让孩子与父母、亲戚相处,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学生异地求学是任何一个地方都客观存在的现象。有人流出,也有人流入,只要不是大规模的现象,就是自然的、正常的。”张永福说,人们需要关注的是这种现象是否有异化的倾向,要防止学生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张永福认为,目前四川各地都有一些优秀学校,但都没有建立起能同时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模式。遂宁教育将在注重教育质量的同时,提高服务水平,让家长有效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引导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让每个孩子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记者 刘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