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三学生跳楼自杀调查:高考艺考双重压力酿悲剧(2)

2011年05月13日 07: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孩子内化的压力是一个无法看清的心灵黑洞

  其实小约妈妈并没有给小约太大的压力,他们夫妇对小约的期望其他家长也会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呢?但是,为什么悲剧偏偏发生在小约身上呢?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忽视一个现象:孩子承受的压力有一些是来自外部的,但是更大的压力是孩子把外部的压力内化了。”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

  孙云晓介绍,一个人习惯的形成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被动阶段,这时人们的行为更多的表现为遵从,遵从外在的要求和压力;第二个是主动阶段,这时人的行为更多的表现为认同,认同来自外部的要求和压力;第三个是自动阶段,这时人已经把来自外部的要求和压力完全内化了,行为的动力来自自己。

  当到了自动阶段,孩子把承受这些压力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当成自己必须、应该做好的事情。“这个力量是巨大的。”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大家眼里的“好孩子”选择了自杀,因为他们更容易把外部的压力内化,当他们做得不够好时,他们更加不原谅自己,他们对自己更加不宽容。

  孙云晓至今也无法忘怀一个13岁的宁夏小女孩。小女孩在小学毕业典礼的当天上吊自杀了。她的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的遗书时悲痛欲绝。孩子写道:爸爸、妈妈,我是个差生、我没考好,我上不了重点中学,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元。

  这对父母想了又想,他们从来没有跟孩子说过考不好还要花10万元钱的事。只是跟邻居议论过:×××是花钱上的中学,六年下来差不多得花10万元。谁知道这个无心的闲聊却让孩子认真了。

  “你要知道,什么叫童年恐慌啊。童年恐慌就是,儿童由于面临巨大的压力,不能理解、不能承受,而产生的一种焦虑。而这种恐慌正在越来越厉害地在未成年的孩子中弥漫着。”孙云晓说,这么巨大的恐慌和压力被孩子内化了,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呀!“同时,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暴风骤雨’的时代,他们容易偏执、容易走极端。”

  “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成功而不是幸福,”孙云晓说,虽然父母、学校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时候并没有直接把压力抛给孩子,但是却有意无意地、有选择地给孩子呈现信息: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考上大学是成功的,却没有告诉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即使摆个小摊仍然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常常吓唬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父母就要付出更多辛苦,却没有告诉孩子,这些辛苦是爸爸、妈妈能承受的;我们常常告诉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辜负了老师和父母,却没有告诉他们努力的过程更重要,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这样的人生就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

  为了激励孩子,我们在孩子面前铺开了一条没有退路、没有出口的道路。

  于是,从小到大,孩子们默默地毫无选择地内化着周围强大的要求和压力,而大人们往往对此浑然不知,也就无从感受这种内化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它成为一个心灵的黑洞,正在给孩子造成致命的伤害。”孙云晓说。

  “当孩子的压力内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寻找解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孙云晓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有好的引导,孩子可以释放掉心里的压力,重新轻装上阵,否则,很有可能误入歧途。

  贴近孩子的心灵最重要

  “教育的关键在于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孙云晓介绍,这里所说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一味地对孩子好,而是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

  “我能理解这个孩子没能学文的心情,其痛苦一定不亚于失去一个情人”,孙云晓自己就是一个酷爱文学的人,因此他非常理解小约没能学文时的深深的无望感。

  小约妈妈也在心里无数次地检讨她和丈夫当初的做法。

  “其实,孩子上了高中以后我对他就不太了解了。”小约妈妈说。

  由于孩子初中时的学校是在哈尔滨市区,为了照顾孩子,小约妈妈把工作调到了哈市,高中,小约又回到了家乡,可妈妈没能再把工作调回来。这样,她上班就要很早出门,晚上也会很晚回来。为了保存体力,小约妈妈通常晚上九点之前就会睡觉。此时,在高考重压下的小约,每天却过着极为紧张封闭的生活,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晚上到家妈妈通常都已经睡觉了。

  父母和小约的沟通已经非常少了。

  这时的小约仍然酷爱阅读,因此,每天晚上的时光对于小约来说是非常自由的,他会大量阅读。

  “我觉得这种大量的阅读一定会影响他的学习,所以,经常过一小段时间就没收一次他的书,但是,没收了他还会买,他的零花钱几乎都用在了买书上。”小约妈妈说。“我现在最大的失误是,只知道没收他的图书,给他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而没有坐下来跟他沟通,走进他的心灵。”

  旅美学者,著名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快乐专家王占郡曾这样跟记者形容家庭教育: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0”,好的家庭教育是在“0”上不断增加“正数”,孩子长大以后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这些都是一些“负数”,一个人身上的“正数”如果足够大,那么他就有足够的能力削减这些“负数”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身上没有积累足够的“正数”,那么这个孩子就会缺少抵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就会出现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心理学博士李文道指出,世上没有哪个父母能做到不犯错误,也没有哪个父母能为孩子抵挡住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家长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地贴近孩子的心灵,与他们树立良好的关系,在恰当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尊重,在关键的时刻给他们及时的引导。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