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南宁为山区孩子提供免费午餐 家长轮流“值班”

2011年05月16日 09:17 来源:南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南宁为山区孩子提供免费午餐家长轮流“值班”
厨房光线太暗,白天做午餐时还得要开灯
老师和学生在小土坡上种青菜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幸福,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很简单,就是一餐热腾腾的午饭。今年,南宁市委、市政府拿出6700万元为上林、马山、隆安3县义务教育阶段的134007名学生免费提供营养午餐。其中,隆安县有35048名学生享受到免费营养午餐。

  5月11日,记者与隆安县布泉乡中心学校校长李安珍一起,走进了布泉乡兴隆村更新教学点、高峰村古梅教学点、巴香村内行教学点,看到更新教学点、高峰村古梅教学点的厨房都是危旧的老房子,光线暗淡,下雨天漏水,偶尔还有瓦片掉落,如果能帮山区学校的厨房修缮一新,那孩子们将吃得更安全、更营养。

  布泉乡兴隆村更新教学点

  昔日午餐:上顿留下的冷玉米粥 今日午餐:热腾腾的米饭加炒肉

  早上6时,家住布泉乡兴隆村上农屯7岁的一年级学生梁婷就要起床。匆匆吃了奶奶煮的玉米粥,她与村里的钟艳燕等几名孩子结伴,一路小跑上学。

  快到学校布泉乡兴隆村更新教学点时,将近到上课时间。以前,每天11时左右放学后,她又是一路小跑回家,午餐便是奶奶早上煮的冷玉米粥。

  这样的玉米粥午餐,她吃了3年。5月3日,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免费营养午餐,结束了梁婷每天中午吃玉米粥的日子。

  更新教学点位于更新屯的一个小山脚下,有2间简陋的教室,2名教师,41名学生,其中义务段(一、二年级)学生13名,学前班有28名。

  5月11日11时左右,打好饭的孩子们开心地捧着饭盒,跑向教室。当天的午餐是热腾腾的米饭、豆腐炒肉。5个孩子分别围成一桌,你一勺我一勺,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有些甚至把碗边的米粒舔干净,吃到一粒米饭也不剩。吃完饭的孩子,一个个把碗放到简易的讲台上。

  36年的危房既是卧室也是厨房

  在更新教学点,13个孩子那幸福的午餐是在一间历经36年的黄土泥瓦房里做出来的。

  这个光线暗淡,泥土垒成的墙被烟熏黑的房,既是教学点马老师的卧室,也是孩子们的厨房。泥瓦房建于1975年,由于年限已久,已被定为危房。下雨天漏水,偶尔还有瓦片掉落,出太阳时能看到一缕光线射进来。

  在实行免费营养午餐后,马老师就在泥瓦房里头搭盖了一个小灶台供孩子们做午餐。而做饭用的柴火,则是课余时间,老师与孩子们到山上捡的。由于光线太暗,就是白天做午餐时,还得点灯。“教育部门几次要求拆除,可我和学生都舍不得拆。”马老师说,如果拆了,就没有地方给孩子们做午餐了,这里怎么说也是个挡风避雨的地方,总比露天强。

  布泉乡高峰村古梅教学点

  家长赞叹: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 家长行动:轮流到校给孩子做饭

  群山环抱的古梅教学点有31名学生,只有一名老师。其中学前班20名,义务段(一、二年级)11名,这里仅有的一间教室破旧而简陋。

  5月11日午时,教学点如期迎来了下课铃声,二年级9岁的零以旭等11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来到教室旁一间土砖搭建、破旧的“厨房”。在那里,教学点的许老师以及零以旭的爷爷69岁的零芝惠已给孩子们备好了热腾腾的午餐:骨头粥和青菜。

  领到午餐的孩子开心地跑回教室吃,害羞内敛的山里小孩表达高兴的方式就是使劲吃,不浪费一粒米。看着孩子们吃饭的那个劲,零芝惠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他感叹:天下真有免费营养午餐。

  这里95%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一般就只有爷爷奶奶在家。零芝惠回忆说,起初没有一个学生家长相信有免费午餐。直到5月3日,大家看到孩子们吃到第一顿免费午餐,才相信这是真的。当天像过节一般热闹,很多村民“听说政府提供午餐还不收钱”的消息后,纷纷赶来学校,看孩子们吃饭。

  零芝惠说,政府出了大力气给孩子免费午餐吃,做家长的也应该出点力。为此,11名学生家长主动承担起买菜、买米和煮饭的任务。5月4日起,享受到免费午餐的学生家长轮流“值班”,带上自家的柴火到学校给孩子们做午餐。

  5月11日当天,正好轮到零芝惠值班。早上9时,他抱着一捆柴火赶了半小时的山路来到学校。然后,再到村里的集市买肉、买菜,接着淘米准备当日的午餐。

  摇摇欲坠的厨房抬头可看到天空

  古梅教学点的厨房,破旧不堪、横梁已被虫蛀,甚至抬头可看到天空。据了解,这间“厨房”建于1956年,原来是学生的旧教室,如今老房已摇摇欲坠。如果能修缮一新,孩子们将吃得更安全。

  布泉乡巴香村内行教学点

  自发筹款:2.8万元修建新学校 小厨房里:烹制出营养幸福午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夏日的午后,距离布泉乡十几公里的巴香村一个山坳里飘荡出稚嫩的读书声。这是布泉乡巴香村内行教学点,5月11日,记者一行走进了这所只有一名老师和22名学生(其中义务段12名,学前班10名)的教学点。

  尽管这里只有一间教室和老师宿舍,但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教室宽敞而明亮。马元传老师长期吃住在教学点。他把教学点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在教室旁边的小矮屋里养十几只鸡,没有免费营养午餐前,马老师每周杀一只鸡给孩子们补营养。在小土坡上种青菜,并为学生免费供应。

  在孩子们眼里,马老师是老师但更像父亲。教学点的22名学生分别来自4个自然屯,学生到教学点要翻过好几座山,最远的走一个小时才能到校。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走山路让人不放心,每天接送学生成了马元传一项正常工作。

  据同行的布泉乡中心学校校长李安珍介绍,这个教学点之前是石头垒砌的两间矮屋,2008年计划撤并。但周围五六个村屯的村民强烈要求保留,并自发筹款修建。

  在这里坚守了38年的马老师,自当老师的那天起就一直没调离过教学点。看到村民们如此坚定,马老师也捐出1000元。最后,教育部门出资1万,加上村民自发筹款总共2.8万元修建起新学校。

  5平方米的厨房简洁而干净

  巴香村内行教学点的厨房设在马元传老师的宿舍里,仅有5平方米,但简洁而干净。就是在这个小厨房里,12名义务段的学生从5月3日起幸福地吃上了政府提供的免费营养午餐。“孩子们有地方读书,有地方吃饭。我就高兴了。”马元传老师说,他非常感谢政府能为山里的孩子提供免费营养午餐,他现在的心愿是给孩子上好课,当好孩子们的厨师,让孩子们吃得更好。(记者 赵金玲 赵敏/文 赖有光/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