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最多的研究生,稿源不足却困扰着研究生自办学术刊物
尽管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研究生,但以这一群体为主要作者和读者的刊物——研究生自办的学术刊物,却普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稿荒。
5月11日,在南开大学召开的首届全国研究生自办学术刊物研讨会上,《南开法律评论》编辑部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引起了与会同行的共鸣。
国内23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6份刊物接受了此项问卷调查,其中综合类刊物占53.8%,人文社会科学类刊物占42.3%,自然科学类与医学类刊物较少,不到4%——调查者介绍说,这一比例与刊物分布的现实情况基本相符。
这项调查发现,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稿源匮乏困扰着大多数研究生自办学术刊物。这类刊物中的绝大多数没有正式刊号,属于内部出版物,基本定位是“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平台”。受访的26份刊物中,创办20年以上的4份,10至20年的刊物4份,10年以内的18份。
创刊于1980年的《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是大陆第一家也是持续出版时间最长的研究生学刊,已被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收录,但仍属内部出版物。该刊社科版执行编辑华毅——一名硕士生告诉记者,本校学生在这份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在奖学金评定中可获2分的加分。尽管如此,很多同学仍然愿意花上三五百元的版面费,给拥有刊号的期刊投稿,即使《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的水平未必次于其他期刊。
与此同时,正式出版物的来稿排成了长队。“据说有的法学期刊收到的文章排到了2013年,很多好文章一时发不出来。”《南开法律评论》前任主编袁松说。
究其原因,《南开法律评论》编辑部在调查报告中指出:“在目前论文发表量与职称、奖学金评定直接挂钩的情况下,这类刊物显然不占优势。”
“如何寻找和吸引高质量稿源、提高办刊质量,一直是困扰研究生自办学术刊物的重要问题。在稿源不足的情况下,为保证刊物质量,出版周期只能延长,这样就陷入了难以突破的恶性循环。”
在没有刊号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再有价值也“没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自办期刊的生存环境,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反映了学术界功利化的风气和规则。
“学术氛围变得淡薄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东南大学研究生学报》实习主编朱玮玮说。
另有一位学生主编抱怨说,受主管教师的影响太多,“有时领导一换,办刊思路就换”。
南开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龙蒙认为,总体而言,当前学术界的风气“一般”,特别是硕士研究生阶段,很多学生是迫于就业压力而读研。
作为本校研究生自办刊物的指导教师,吉林大学的辅导员周昕说,学生的投稿热情并不高。很多学校将硕士生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而且取消了毕业发表论文的门槛,在此情况下,许多同学把精力投入到实习和求职中,对学术研究缺乏热情。她与其他高校的同行交流时发现,由于稿源不足,一些刊物一度停刊。
为了开拓稿源,《南开法律评论》的编辑需要密切关注法学界人士的博客,借此寻找合适的约稿对象。他们还会到各大高校的BBS征集作者。创刊之初基本上以本校师生稿件为主,最新一期的校外来稿已经达到80%左右。总体而言,来稿只能“基本满足”这份一年出版一期的刊物。
“没有刊号,很多人认为即使能够发表,意义也不大。”龙蒙说。
根据调查情况,42.3%的刊物以高校研究生和学者为征稿、约稿对象,其中《南开法律评论》还面向全国的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征稿。38.5%的刊物主要面向本校研究生、学者征稿、约稿。还有19.1%的刊物以其他形式获得稿源,如复旦大学《新政治学》通过举行论坛,用论坛征稿补充稿源,南京大学《物理人》面向校友征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