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三代人讲述高考故事:1959年上大学须过"成分"关

2011年06月07日 13:07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山东)烟台大学教授叶峻,最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车间主任;烟大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隋艳,也不太可能在高校任职;在一家金融公司任职的邹积武,可能正在一家工厂的流水线上忙碌。1959年、1979年、21世纪,三个时代的考生,发出同样的感叹:高考改变命运。

  关键词一:报效祖国

  1959年:上大学先过“成分”关

  退休在家的叶峻仍然在进行科研工作,他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烟台大学教授,他的新书《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将在今年年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62年的夏天,当时20岁的叶峻正在为填报志愿而苦恼。

  与现在不同,上世纪50年代,要先报志愿再参加高考。叶峻第一志愿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程物理系,立志学习科学技术建设祖国。“考大学的目的是学科学技术报效祖国,哪个大学的学术水平高我就想去哪个。”叶峻说,如果不参加高考,他最后可能会成为一名车间主任。

  在上学期间,叶峻的父亲只来过学校一次。1959年7月份,没有家人陪考和学校加餐,叶峻平静的参加了高考,6门考试考了3天,有语文、数学、俄语、政治等科目。

  那时候考大学要先看个人“成分”,如果是地主、资本家、反革命、伪军官的后代,不管高考成绩怎么样,都不能考上大学。“‘成分’不好的,直接不送档案。”叶峻的“成分”很好,他的母亲是农民,父亲是军工厂的工人,四川大学生物物理专业最终录取了他。

  关键词二:兴趣使然

  1979年:同一届考生差了13岁

  隋艳是烟台大学国际交流教育学院副教授,17岁的她于1978年参加了一次高考,因填报志愿出了差错,没能被录取。1979年,她又参加了第二次高考,成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

  隋艳出身高干家庭,但是她高考时跟平常一样,家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没有加营养这一说。每天就是吃完早饭去考试,考试完回家,大家没把高考太当回事。

  鉴于历史原因,当时班里就出现了“孩子”和“叔叔”同在的情况。班里最小的1963年出生,最大的1951年出生,差了13岁。

  大约8月中旬出了高考成绩,然后就开始忙着填报志愿。从小就喜欢读书的隋艳,决定报师范类学校,毕业当老师。

  关键词三:迷茫的选择

  2006年:可选择的路多了,也就更难抉择

  虽然说成才的路有很多,但是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考大学还是一条最主要的迈进城市生活的路。因此也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2006年初夏,邹积武终于迈入高考的“战场”。

  邹积武说,由于压力比较大,考试期间同班的几名同学晚上失眠。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每科考试前班主任都组织同学们宣誓,就像战争打响前的大动员,来提升同学们的自信心,鼓舞士气。

  高考的两天,为了给自己补足能量,基本上就是牛奶、鸡蛋、巧克力,倒不是因为胃口不好,而是害怕这两天吃坏肚子,影响高考,因此只保障基本的生活必需。

  记得那时的高三生活确实清苦,每天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转,高三一年下来,一个宿舍8个人除了他体重保持着最低限110斤没下降,其他同学都掉秤了。

  邹积武高考成绩出来了,580分,差重点3分!虽然痛失了填报一本志愿的机会,但他还是感觉不错,起码没有发挥失常。填报志愿时有些摸不到头脑,这么多学校可以选择,究竟选哪一个呢?在一大堆亲戚朋友的参考下,最后选择了离家较近的烟台大学。(记者 侯文强 柳斌 见习记者 李大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