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约933万名中国考生在各地的7000多个考点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录取率预计将达72.3%。
当天,中国华北、西北地区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而南方地区,包括此前发生罕见干旱的长江部分流域,降下大到暴雨,贵州、江西等地在旱涝急转中全力保障考生顺利应考。
贵州省望谟县第二中学高考考场,秩序井然,全县应有902人参加高考,除2人自愿放弃高考外,其余900人全部参加。
23岁的杨伯夫凭借准考证的存根走进考场。考前,他在乐旺镇的考点附近租了房子,没想到暴雨引发的洪水冲走了书本以及准考证。
“我开始还担心不能考试了呢。”他说。当地政府安排了230名像他这样受洪水影响的学生在清新宾馆暂住,免费提供午餐晚餐。
7日上午考语文,杨伯夫自己感觉考得不错。他是家里四兄弟唯一一个参加高考的。“这次录取比例挺高的,应该能考上。”他说。
在江西省南城县,6日至7日普降大到暴雨,降雨量达到166毫米。南城县委干部杨瑞春说,为了防止雷电对供电的影响,保证英语听力考试顺利进行,当地政府花费十几万元购买了一台发电机。
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1069名考生在活动板房参加了考试。去年地震后,灾区学生被转移到了宁夏、辽宁等七个省区就读。“今天,考生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走进了考场,相信他们能够取得好成绩。”当地民族中学教务处主任索红卫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高考本身也是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之一。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背景下,高考是乡村人才被发掘,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主要通道之一。
自“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提高高考的公平、公正性。这种考试制度对于往届生(复读生)几乎是一视同仁的。近年来,中国还从严打击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进行高考舞弊的行为,以维护这一公平的考试体系。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检查高考准备工作时再次强调,必须把确保高考的安全平稳、公平公正放在首位。
2008年参加中国高考的考生总量,超过了1000万人,此后连续三年考试人数减少,此次高考为约933万人。
据了解,中国今年高考考生人数的减少,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在乡村地区,考生减少与此前实施的“小学五年制改六年制”以及新一轮“课改”有关。
而在一些大城市,考生减少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一波婴儿潮已逐步跨过应届高考年龄线有关。
此外高中毕业生“绕过”高考,直接出国留学也成为因素之一。
当考生在考场奋笔疾书时,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年级三班学生何依征却在练习英语和网球。今年3月末,他已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现在一切手续都已办妥。
“我之前就参加过学校的国际交流活动,觉得国外的大学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那里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锻炼自己的机会。”何依征说,自己从高二时就决定出国留学了。
沈阳某咨询公司总经理吴群说,今年该公司为387名高中阶段学生办理了出国留学手续,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6.5%。他还分析:“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币的升值,更多家长能够负担起孩子到国外念书了。”
在中国,真正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求学之路何时能呼之欲出?这个问号还体现在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实验班的个案上。
今年高考前夕,该校实验班45名学生(应届高中毕业生)“拒绝高考”的消息轰动一时。作为“自主招生、自颁学位”的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该校校长朱清时向媒体证实,7日当天会在校内设立考室,但考与不考尊重学生选择。
“中国高考总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折射出‘一考定终身’的基本规律尚未有根本改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参与采写:仇逸、沈洋、王莹、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