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招办日前表示,从明年开始,被中学校长推荐的优秀学生,只要通过北大面试,高考时只需通过一本线就能被录取。消息传出,一片哗然。不少网友质疑:对推荐学生如此大力度的降格录取,是否最后只会便宜了那些“拉关系者”?更令人担忧的是,原本应当通过高考选拔向全社会的考生公开的高校教育资源,被“推荐生”们割去一大块之后,还有多少能够留给循正规途径参与高考的考生们?
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为了让多元化的人才得以涌现。而之所以公众一直对自主招生的效果和前景表示担忧,归根到底,还是对于学校选拔、推荐优秀学生的公开、透明与否存疑。
自主招生,自有道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孰为主,孰为辅?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与“校长推荐”相比,高考可能遭受的主观人为影响要低得多。既然高考制度仍在实施,那么就应保证每名高考生,都能够拥有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大学的机会,而自主招生,只是针对少数学生的一种补充——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国内有的高校,近年来留给自主招生的新生名额已经大大超过了通过高考录取的名额。而这些推荐机会,又大都为重点中学所垄断。易言之,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如果不是重点中学的学生,或得不到重点学校校长的“垂青”,想上名校的机会,将微乎其微。
笔者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不要让“校长推荐”异化为另一种“关系高考”、甚至是“重点垄断”,否则,不是让家长和学生陷于更激烈的“重点中学争夺战”吗? (袁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