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者称毕业典礼冗长折射当下校园文化思想贫乏

2011年06月28日 07: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的毕业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一位宿管阿姨成了网络明星。在毕业典礼上,这位普通阿姨不足千字的讲话,被学生的掌声打断了11次,全体师生为之动容。

  事实上,近年来别具一格的毕业典礼总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去年在毕业典礼上串讲网络热词,时至今日仍令很多人印象深刻。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023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0.6%的人认为毕业典礼有重要意义。调查中,80.6%的人参加过自己或他人的毕业典礼。

  52.8%的人认为当前毕业典礼形式化

  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是北京某高校学生刘诗雅参加的第二场。“毕业典礼给我的印象,是各种领导、老师、学生代表漫长而空洞的讲话。更夸张的是,我们学院今年的毕业典礼,竟然先花了一个小时介绍奖学金赞助企业的概况。真让人无奈。”

  刘诗雅说,对于这种毕业典礼,同学们的兴趣都不高。现在有些毕业典礼与学校平时的官方活动如出一辙——通常是学生们早早到场,不耐烦地等待领导到场就坐,然后就是程序化的走过场。

  “那些领导和优秀毕业生代表的讲话内容和我们很远,真还不如班级散伙饭、拍学位服照片有意义。”刘诗雅说,最近网上盛传的许多新颖别致的毕业典礼令人羡慕不已,如果能参加那样的典礼,肯定会很有意思。

  调查发现,对自己参加过的毕业典礼,52.8%的人表示“形式化,没什么印象”,36.5%的人认为“一般”,仅4.8%的人认为“很有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周濂,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公众之所以对当前的毕业典礼评价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从头到尾只是被动的参与者,领导们行政排场式的“官样文章”,肯定不能使学生们提起兴趣。

  “传统程序化的毕业典礼冗长而无聊,而现在层出不穷的新颖的毕业典礼,又有讨好迎合学生之嫌,都不算理想的毕业典礼。”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认为,这实际上体现了当下校园文化思想的贫乏。喧闹的典礼只会让学生当时笑一笑,不会留下久远的印象。而真正好的毕业典礼应该能发掘学生的精神生产力,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保持青春活力,并对他们毕业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谁最应该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支持率最高的是普通毕业生(63.9%)、校长(60.9%)和老师(53.1%)

  刘诗雅说,现在同学们都忙于各种毕业聚餐、欢送晚会、毕业旅行,很少有人真正静下来思考,毕业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即将走出校园的自己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而毕业典礼应该用一种仪式化的方式,让我们郑重其事地思考这些问题。

  一场理想的毕业典礼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调查中,获选率最高的三个期待依次为:是人生的重要仪式(69.3%);是终点,同时也是起点(63.0%);是宝贵青春的纪念(60.6%)。

  其他的期待还有:能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60.3%);是完成学业的必经仪式(52.8%);能见证师生情谊和同学友谊(51.0%);能拉近学生与校领导的距离(21.5%)等。

  “有的同学戏称,大学4年总共见过校长两次,一次是新生开学典礼,一次是毕业典礼。其实关于毕业,很多学生都有话想要表达,只是缺少这个机会而已。校长和老师们的讲话固然是必不可缺的环节,但是学生们自己的真实情感也需要表达。”刘诗雅说。

  谁最应该在毕业典礼上发言?调查显示,受访者支持率最高的前三名依次为:普通毕业生(63.9%)、校长(60.9%)和老师(53.1%)。接下来还有:家长(45.1%)、优秀毕业生(40%)、学生宿舍管理员等教职工(32.5%)等。

  张文喜曾经在美国克莱蒙大学访学,并参加了学校的一场毕业典礼,当时的许多细节他至今仍历历在目——那场毕业典礼是在户外广场和草坪上进行的,大家载歌载舞,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一个人获得学位,他的亲朋好友会组成亲友团,欢呼雀跃地见证他人生的重要时刻;被授予学位的学生大多会发表长短不一的毕业感言;台上的主席与台下的学生还会频繁地互动……

  刘诗雅介绍,她们学校这次的学位授予仪式也有许多可贵的创新之处,比如中场休息时主席台是开放的,毕业生们可以自发地上台畅所欲言,大声表达自己的毕业心情。

  “学校这样细致的人性化安排让我们很感动。每个毕业生都有机会认真地思考并抒发自己的毕业感言。”刘诗雅说。

  本次调查也证实,多达70.5%的人认为,每个毕业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毕业致辞,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实习生 张锐珏 本报记者 向楠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