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成龙提议出本“草根”版《武汉市民手册》,同学们一拍即合。
到本月底,石家庄小伙霍成龙在武汉毕业就满2个年头了。这2年里,他没有考研,没有找工作,甚至没有回过一趟老家。
在武汉,他和团队伙伴们倾其所有,携手“孕育”一个梦想~~~编撰“草根”版《武汉市民手册》。
2009年9月,小霍和伙伴们鼓起勇气,给当时的阮成发市长写信,介绍手册的亮点和编撰进展情况。第二天,忐忑不安的大学生就收到了市长的回复:“精神可嘉,应予支持。”
去年,一家广告公司找到霍成龙,提出用20多万元买断出版权。尽管几年来投人巨大,已经毕业的同学们都面临生活的压力,20多万元极
具“诱惑性”,但只简单讨论后,很快达成一致:不能卖!
“原因吧,说起来简单。一来,这本书像自己的孩子,是我们感情的寄托;二来,20多位顾问支持的是我们大学生,把书卖了,不等于把顾问也卖了吗;三来,我们要对得起阮书记批示的‘精神可嘉’几个字;我们的出发点不为盈利,如果以广告为先,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小霍说:“咱不能把城市名片给卖了啊!”
“当时想法很简单,随着资料越查越多,我们才越发现任务之重。”霍成龙感慨“干头万绪”。不仅涉及历史、地理、交通、人文等方方面面;为了版面不死板,学设计的同学创作出2个卡通形象做“引导”;每个场景都需要照片,于是又成立了摄影组。整个过程,有来自28所高校的282位同学参与其中。
为了考证内容的准确性,请2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了“顾问团”。“首位顾问是我们的院长黎玉柱;第二位顾问是道德模范吴天祥,他帮我们写信呼吁政府支持;湖北省创新研究会会长袁伯伟,指导我们补充了城市创新的内容;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楚文化专家刘玉堂,挨个字地帮我们改稿,最后出具鉴定书,认可书中的楚文化内容没有常识错误,不会误导读者……”
在“顾问团”的支持下,同学们的《市民手册》前后11次易稿,终于完成20万字的“家庭版”和8万字的“随身版”。
2008年6月23日,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读大三的霍成龙,与一众同学来到张家湾社区,为居民清洗空调。在服务中同学们发现,居民节电意识很缺失。
“那时,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获批不久。报上又刚好登载武汉市用电量突破一亿度。”于是,同学们决定编撰一本节电节油知识手册。
上网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小霍和同伴们发现,不少大城市都有综合性《市民手册》作为“城市名片”,武汉却没有。“这与武汉‘大都会’的身份不相符,武汉那么多闪光的历史、文化、科教传统,市民和游客还了解得太少。”小霍举了个例子:“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陈友谅的墓,就在蛇山脚下,但武汉本地市民,知之者却甚少。”
到2011年的春节,霍成龙已经3个春节不曾回家了。
3年多来,近300人的编撰团队,有人毕业离汉,有人退出,但霍成龙和另外7人组成的编书“核心团队”,始终坚守。
今年以来,霍成龙和同伴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找资金支持上。他们改变策略,不再普遍撒网,而是专门选择有美誉度、知名度的大公司,并通过顾问“牵线搭桥”,直接和老总对话。这样的沟通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理解,目前市民手册专项账户上,已有10万元资金到位。
“如果开始只是一时冲动,经过这3年,市民手册已经成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小霍告诉记者,团队已经决定尽快将市民手册出版出来,“有多少钱,就出多少本,这是我们坚守三年的梦想,更是我们奋斗三年的见证。”
2009年,霍成龙毕业了。但他既没有考研也没有找工作,而是全身心
扑在市民手册上。倔强的小伙子们有个原则:“毕业后,就不能再啃老”。从那时起,他拒绝了家人的生活费,4人一起租房子,每天奔波在武汉各地,找顾问、改草稿、协调团队工作……在金融公司上班的田潇,成为团队的“主要经济来源”。
大功告成,湖北省科技出版社还主动联系表示愿意出版手册,派出编辑无偿帮忙,还免除了图书刊号费用,去年5月,他们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预计首批成书8月问世。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年轻人欢欣鼓舞。
然而,商家赞助迟迟无法到位。30万册书,全部免费发放,预计成本需要200万元。随着媒体的关注,很多商家和机构也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出资赞助。霍成龙和同伴们甚至预想“可以挑选赞助商”。
但很快,现实给了他们兜头一瓢冷水~~~有些老板,真到“掏腰包”的时候就犹豫了;还有些广告在他们看来,根本“低俗、上不了台面”;还有些公司,他们去拉赞助时根本见不到负责人。记者刘元聪周晔实习生廖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