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安徽宣城十二中内部招考录取率高达70%被叫停

2011年07月04日 11: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是一次不对外公开的招考,也是一次录取率高达70%的“入编”招考。不过开考4天之后,它就被主管部门叫停。

  内部招考走漏风声

  2011年6月26日 ,正当大多数人还在翘首以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今年“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城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选调教师” 简章发布时,宣城市十二中的71名教师已经早早地坐在本校的教室里,参加一场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考试。

  此前,他们是这所学校的聘用教师,如果这一次能够通过考试和考核,其中的50人将获得正式编制,转为公办教师,从而拿到财政工资。

  尽管这次招考没有通过公开渠道发布任何信息,招考简章只是传达到十二中教师,但是,考期临近之际,它还是走漏了风声。

  消息甫一传出,最先点燃的是宣州区不少农村中学教师的不满情绪。在他们的认识里,要想获得编制,就必须通过公开招考;要想调入城区学校,就得在农村服务5年,然后通过区里统一组织的“选调考试”,所有人都是沿着这条路走过来的。但这一次显然是例外。

  包括农村教师在内的不少网友对此感到“很寒心”。随后,他们在“宣城论坛”等网站展开热议。

  “乡镇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大家都是通过自己的力量考回城里的。都是凭本事,遵循优胜劣汰原则。”网友“小医”是一名乡镇中学教师。他表示,在教师就业形势相当紧张的大环境下,应该是所有人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不通过统一的考试招聘优秀的人才,这样的做法势必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下降,而且对参加公开招聘考试的人是不公平的。”

  网友“贝吉塔”则为自己的一个同学感到惋惜。当年她的同学被十二中聘用,后来觉得获得正式编制无望,就考进编,随后被分配到农村中学去了。“要是她多留一年,该多好呀!”

  还有网友流露出这样的担忧:“师范类毕业生会不会少了入编的名额,农村教师进城的名额会不会受到影响?”

  有关负责人称,“入编”考试打破常规

  6月28日,记者采访了宣州区教育体育局纪委书记、本次招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钱逢年。

  “这是改革创新。”他认为,这次招考是十二中公办化进程的一部分,是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为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

  宣州区是宣城市政府所在地,是该市唯一的直辖区。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和人口急剧增长,城区义务教育压力加大。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优质义务教育的需求,从2004年起,该区采取公办民助的模式,依托市二中创办了市十二中。由市二中教师陈俊鹏出任市十二中校长,2010年,陈又被任命为市二中的副校长。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校的教学水平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目前已是宣城市示范初中。据该校副校长杨和平介绍,由于是公办民助的性质,市十二中向以市二中教师为主的教育系统人员进行“借资”,以增加建设投入。目前学校有60个班,学生3961人,其中义务教育生有965人,大部分为“收费生”。

  “同一个学校,怎么搞成了一校两制?这让不少群众意见很大。”据钱逢年介绍,在财政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区政府决定将学校收回,转为公办,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义务教育的优质资源。自2009年起,区里启动公办化进程,每年投入财政资金,支持十二中的建设与发展,准备五到八年内将该校收为国有。

  他接着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关于本次招考情况的书面说明。他说,这份材料将在网上进行公示。

  这份说明解释道:“作为推进该校公办化进程的一部分,为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该校实际情况,我区以考试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对该校聘用教师择优录取,合理解决自聘教师的身份问题,同时对落聘人员实行分流安置。力争实现公办化的平稳过渡。”

  据了解,目前该校共有教职工177人,其中有69人是公办教师,71人是自聘教师。这次招考,有71人参加考试,50人将“进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宣州区公开招考的“入编”教师仅有41人。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开考比例需要达到1:3,对于实际报考人数达不到这一比例的,会对职位作出调整。而这一次的招考,实际录取人数与考试人数的比例就已经达到了70%。在不少“考碗族”看来,这样的考试实在太难得。

  宣州区编办主任陈壬解释说,70%的比例是经过调研得出的结果,既能保证大多数教师被录用,也能确保一定的竞争性,实现择优录取。

  “如果老师一下子出现大面积的变动,会对学校办学管理、学生成长教育造成不好的影响。”据钱逢年分析,如果对外公开招考的话,无法确保校内的大部分教师能够考上。“教学好的教师,不一定考试考得好。”此外,在他看来,“这些教师都是为十二中的发展做过贡献的,政府应该安排好。”

  不过,他强调,这次考试占用的指标不会影响区里公开招聘教师以及选调农村中学教师的编制数额,和往年一样,今年这两项考试还将正常进行。

  按照宣州区目前的政策,公开招考的“入编”教师需要在农村服务5年。期满的可以参加选调考试,进入城区中学工作。

  而这次参加考试的聘用教师中,不少人没有农村中学工作经历,有的是2009年进校的“新人”。钱逢年表示,会让一部分老师下派到农村中学锻炼。

  “当初的考虑不就是为了确保教师队伍稳定吗?这样一来,不又出现教师的变动吗?”记者问。对此,宣州区有关部门的答复是,“他们将分批、分期下派。”

  省人社厅:内部招考缺乏政策依据

  这次内部招考究竟有没有政策依据?这是众多网友质疑的焦点。陈壬解释说,“这是经过区编制委员会集体研究的,符合编制管理的程序。”他表示,“本次招考性质不同于普通的教师招考,它的核心是‘转制’,与学校进人是有区别的。”

  “政策的依据是教育部的文件。”钱逢年表示,这是针对“民转公”特定时期的特殊政策。随后,他又拿出了另外一份较为具体的《情况说明》,其中写道:“本次聘用教师录用工作,是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的几点意见》文件精神进行的,也是‘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下,区政府经过慎重研究作出的决策。”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份文件?记者在互联网上找到了这份文号为“教监2008(13号)”的文件。文中第四部分写道:“要切实做好清理规范后的教师稳定工作。要按照国家有关人事政策,结合本省(区、市)实际,采取妥善的办法,切实解决好清理规范后的教师走向问题。改为公办学校后,具备教师资格的新进人员,可以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采取适当的方式录用为公办教师……”

  对此,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李小莉表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主管机关是人社部门,不是教育部门。此外文件中指的是“改为公办学校之后”,十二中目前的性质还没有明确为“公办学校”。

  “这肯定是不合规定的,它牵涉的编制是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的编制,不能搞内部招聘,应当面向社会进行招考。”李小莉强调,“尽管是内部骨干教师,也不能把社会上的人拒之门外。”

  2010年出台的《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中第三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以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一律实行公开招聘。”

  内部招考被叫停并要求整改

  从6月中旬起,有网民陆续在宣城市政府开设的“政民互动”网上询问:乡镇的教师或者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考试吗?怎么报名?不过有关方面一开始并没有给予明确答复,只是告知:“所反映的问题,已经收悉,有关单位正在积极办理中。”

  直到6月23日,宣州区教育体育局才明确表态:“为推动市十二中公办化进程,今年市十二中将有部分聘用教师通过考试考核转为公办教师。”但是,对于考试日期以及录取人数并未具体说明。而此时,距考试只有3天时间。

  “十二中教师的内部招聘,没有影响到其他教师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在一定范围、一定层面内进行工作,对其他教师没有进行公开。”钱逢年说。

  针对当地论坛持续发酵的民间舆论,记者问道,有关部门为什么不作出具体的政策解释,从而进行疏导呢?钱逢年表示,由于教育部的这份文件规定内容“不予公开”,所以有关部门“不好向社会解释”。

  “考试不对外公开,缺少社会的监督,对参加考试人员来说,又如何确保他们之间的竞争能够公平、公正呢?”有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

  按照事业单位招考的惯例,先考试,后考核。而这次招考采取的是先考核,后考试的流程。考核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最终决定考生的录取。据钱逢年介绍,6月23日考核已经完成,分数在校内进行了公示。“每个教师都进行了认定,有意见的可以及时反馈。”

  依据2010年宣州区 “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以及“城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选调教师”的招考简章,考试内容包括公共知识部分(约占20分)、教材教法部分(约占30分)、学科专业知识(约占50分)。而这次考试取消了学科专业知识这一主要内容。

  钱逢年解释道,这些教师当初在招聘考试时已经考过学科专业知识了,他们可以胜任教学岗位。据他介绍,学校对自聘教师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达不到目标的,就会做出相应处理,甚至解聘,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很过硬。

  “这次压力非常大,所以操作起来严格谨慎。”据钱逢年介绍,“人事、监察部门都派了人。考试试题是由外地出的。”

  “考试特别严,比高考还要严,大家都知道,稍不注意,会引起不良反应。”钱逢年还向记者透露了其中一个细节:当时有人在考场作弊,受到了处理。

  “这是唯一的一次,今后十二中不可能再搞内部招聘了。”6月28日,宣州区编办主任陈壬告诉记者。不过,出乎他的意料,这次招聘也没能“顺利”地继续下去。

  6月30日,记者从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了解到,目前宣城市人社局已责令有关部门中止本次招考活动,并作出整改,同时向市政府进行汇报。对于下一步整改及处理情况,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