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者:如今学问越做越像木乃伊

2011年07月04日 15:4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要做一个大学老师很难,做一个大学中文系的老师非常难,做一个大学中文系教当代文学的老师就更难乎其难。”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2011年会上,有教当代文学的老师用刘晓庆的句式抱怨当代文学课难讲。

  当代文学本应该是文学学科中最有魅力的世界,是最年轻妖娆的女子,是谁使她变得面目可憎、枯燥乏味,使得学生们对之敬而远之、望而却步呢?这个话题马上成为这次会议的热门话题。

  “当代文学是唯一一个可以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与每个人有切身关系的学科。”有与会者指出,如果学生不喜欢这门学科,其原因可能是教材、可能是观念,也可能是老师授课的方式出了问题。

  学生“不喜欢当代文学课”,传达的信息不应该是不喜欢当代文学,而只是不喜欢某位老师或某本教材提供给他的当代文学。其实在他心里就有一个丰富的当代文学世界,有网络上的文本,有电影里的文化,只是没有进入当代文学史的教材。

  面对日益变化的网络世界,有老师建立课程QQ群发布共享文件,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或者充分利用新技术丰富课堂效果,陈南先教授就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江冰教授认为,这几年高学历教育体制的成熟给社会带来大批青年学者,但是这些青年学者并没有带来足够新的话语,学者们只知道做教育部领导下的研究课题恐怕是不够的,当代文学要回到现场,回到现实,要时时调整态度与现实保持一致。

  田忠辉教授尖锐地指出:“现在的学术圈把学术给做死了,学问越做越像木乃伊。”当学者们陷入“自圆其说,自我陶醉”,课堂知识枯燥乏味无法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时,学生们当然不会对这个木乃伊式的当代文学一见钟情。(刘茉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