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破固定格式晒网络语言 毕业季校长演讲抛弃八股文

2011年07月06日 08: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毕业季,即将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们想着法儿地玩创意、搞庆典,大学校长们的毕业典礼致辞也纷纷受到学生们的感染“以前,大学校长不这么讲话的!”一位报道高校新闻多年的资深记者感叹。

  去年此时,被称为“根叔”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的毕业致辞火爆全国。今年,大学校长们似乎集体找到突破口,毕业典礼致辞一改多年“忠告+说理”的模式,纷纷改头换面,“潮语”迭出,与学生一起回忆校园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观察,大学校长们改变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姿态。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学生准备了一首散文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将一篇讲稿反复修改多遍。

  华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柯森教授对这一变化的理解是,这是一个明显的现象,大学校长在“讨好”学生。

  毕业季拼校长“校长演讲不精彩,你都不好意思毕业”

  “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几点起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的毕业典礼致辞很励志。

  “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都是19世纪的‘80后’”,暨南大学校长胡军颇费心思地激励新一代的“80后”。

  “前行的路上,我可以送给你什么,在这个凤凰花开的六月,往事如一幕幕动情的皮影戏,恍如昨天。”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如右下图,王辉摄)的毕业典礼散文诗颇有校园文学的范儿。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现场致歉,原因是一些宿舍没能尽早安装空调,还有一位学生没有拍进毕业照,因为这些“小事”,一些人带着遗憾离开母校。

  校长们的精彩亮相引发毕业生们的热议。“从‘拼爹’到‘拼校长’,如果你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典礼上校长的演讲要是不精彩,仿佛就少了一份荣耀,你都不好意思毕业。”

  “看到校园风驰而过的外卖车,我知道,也许饭堂的饭菜还不够给力;看到你们把《非诚勿扰》搬进校园,我知道,也许华工的男女生还未达到最佳比例……”

  华南理工法学院毕业生阿佳说,平时并不觉得校长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但临到毕业听到“元元哥”这段演讲,才觉得对大学的记忆是跟校长联系在一起的。

  传统致辞套话“忠告+说理,形同公文,格式固定,毫无激情”

  象牙塔里的学生们也说,“以前,校长不这么讲话的!”

  去年毕业季,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毕业典礼致辞中“潮语”迭出,抢尽风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大学校长们毕业典礼上的“几点希望”。

  广东某知名高校校长秘书透露,校长们的毕业典礼讲话有个传统的共同格式———“今年,我校共有××名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提出×点希望……”毕业时把有关数据和校长意图套进去,一篇讲话就生成了。

  多年来,这类毕业典礼致辞被批为“形同公文、毫无激情、格式固定。”

  华南师范大学办公室华维勇分析了近年来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校长演讲的差异,他认为中国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大多是“忠告+说理”的结构模式。

  有例为证:2009年,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提出“要服务国家战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演讲题目是“牢记责任,独立思考,诚信为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提出“永远不要忘记出发时候的理想”。

  与之相比,美国大学的毕业典礼是一种“个人故事+忠告”的模式。

  哈佛大学近年的毕业典礼曾邀请哈利波特的创作者J.K.罗琳,回忆过去灰暗的失败经历以及她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提出改变世界的力量来自每个人内心的魔法;还邀请比尔·盖茨回忆创业经历,谈世界存在的贫穷和不平,提出毕业生要致力于改变人类深刻的不平等。

  华维勇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大学校长的毕业典礼演讲严肃而沉稳,大多是站在长者、教育者的角度告诫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其视角自上而下,多重抽象说理;而美国大学多邀请校外人士,形式灵活,风格一般活泼幽默,2009年应邀在哈佛演讲的朱棣文自嘲是个书呆子。

  今年改头换面华工校长带头鼓呼“华工人,伤得起!”

  今年毕业季,一部分大学校长在去年“根叔”的刺激下,开始尝试突破,用心准备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未来》、《放不下》……一篇篇改头换面、主题鲜明、贴近学生的演讲精彩出炉。毕业生们评价:“比起‘在××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有味道多了。”

  更突出的变化是网络流行语的广泛应用。尽管早在去年媒体就网络语言应用提出质疑,认为大学校长要少用流行语,多谈理念抱负,但大学校长们仍不为所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用“神马都是浮云”、“蜗居”警醒毕业生,华南理工校长带头鼓呼“华工人,伤得起!”

  去年开风气之先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如左图,新华社发),在今年的致辞中几乎没使用网络语言,而是畅想《未来》,但同样引用了“暴走妈妈”的网络故事激励学生。

  校长们更注重学生生活的点滴小事。去年暨大被水浸,学生设计了一张图,戏称为“威尼斯分校”,校长胡军今年就借毕业典礼首次谈到此事,并通报治水进展。

  对校长演讲新风,学子大多欢呼,但也有舆论质疑:校长们不在平时下工夫,临时抱佛脚,是否有作秀之嫌。

  “创新反而有过?”华南理工校长李元元喊冤,他和工作人员用了1个多月准备了散文诗,为纠正客家口音还多次练习,同步播放的音乐都是亲手挑选“何来作秀一说?”

  校长“讨好”学生贴近学生应从毕业典礼“逆行”至开学典礼

  校长的姿态放低了,以往舆论曾批评大学师生关系疏离,学生几年都见不到一次校长。变化的原因何在?

  柯森分析,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大学正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学生选择日益增多,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特别注意自身口碑,口碑不好,招生、就业都可能受到影响。而毕业生正是口碑的重要传播者,校长利用毕业典礼演讲做足“最后工作”也就不难理解。

  也有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大陆高校越来越发现了校友的价值所在——— 校友捐款不可小觑,北大校友黄怒波一次就向母校捐赠9亿元;学生实习实践,学校获取科研项目,诸事都有可能有求于校友。与以往单纯由国家拨款的时代相比,如今的高校办学更加需要社会支持,尤其是校友的鼎力相助,不少高官、高管校友都成了校长的座上宾。毕业时给学生留下好印象,也是为日后打基础。

  学生对校长讲话的评价更富正面色彩。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秦同学认为,校长本就应该“讨好”学生,现在是一种可喜的回归。“中大这两年一直在提善待学生,希望校长贴近学生的姿态能从毕业典礼‘逆行’至开学典礼。”

  柯森也指出,“讨好”学生本没有错,但该如何“讨好”才是问题所在。大学能否在平时多给学生关怀,让他们带着满意离开校园,这样校长的演讲听起来也会更实在。南方日报记者 张胜波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2010届毕业典礼致辞《记忆》摘选

  “看到校园风驰而过的外卖车,我知道,也许饭堂的饭菜还不够给力;看到你们把《非诚勿扰》搬进校园,我知道,也许华工的男女生还未达到最佳比例。”

  ———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2011届毕业典礼致辞《向幸福前行》摘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