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出国留学“低龄化”现象凸显 图深造还是图虚荣?

2011年07月17日 12:4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进入7月份,为招生工作忙碌的不仅是各高等院校,众多留学中介机构的咨询台前同样门庭若市。随着国际交流日益便利,中国留学生“低龄化”现象日趋加剧,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乃至初中生选择到国外接受教育。对于留学“低龄化”现象,国内声音褒贬不一。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低龄”留学渐成潮涌之势

  根据黑龙江滨才留学中介机构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这家中介2010年办理的出国留学业务中,初、高中生占总数的34%左右,2011年上半年增长到接近40%,呈明显上升趋势。

  滨才中介员工孙美慧告诉记者,如今“低龄”留学生正逐渐成为主要客户群体,就连一些小学生的家长都来咨询相关留学信息。

  李娜是一位资深留学咨询顾问。据她介绍,黑龙江省的初、高中生留学热潮大约是在2009年开始形成,近三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每年的中考和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平均每天要接待10人到20人的客户咨询,其中80%的学生都会决定留学海外。

  李娜认为,留学群体“低龄化”,首先是因为留学门槛低,相比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考试制度,申请国外高校确实比较容易。其次,专业选择的自由性大大提高,不会被国内的考试分数所限制,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兴趣;第三,申请出国留学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着移民国外的心理,认为越早出去,留下的机会就会越大。

  李庆余的孩子正在哈尔滨读初中三年级,早在一年前,他就开始打听送孩子去新加坡留学的相关事宜。李庆余表示,自己是看到周围有些朋友将孩子送到国外后才动心的。“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就送出去,可以让孩子更快适应外语环境,锻炼自理能力。”

  李娜说,目前每年大约会有1000名初、高中学生通过滨才中介出国留学,这仅是一家留学机构的统计数字。很明显,如今的“低龄”留学生已成潮涌之势。

  “局内人”现身说法

  白梦乔是黑龙江人,现就读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即将升入大学三年级。2009年,白梦乔参加了国内高考,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但她并没有到学校报到,而是在当年九月末搭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白梦乔的理由很简单,“美国的教育制度更适合我。”

  白梦乔说,美国大学的学习氛围很浓,自主安排的时间较多,大学对于学生性格的培养和学术主张更具有包容性。据白梦乔介绍,美国大学生在大一时会尝试不同的课程,到了大二、大三才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最终的专业,这点与国内学生很是不同,所以美国学生的就业目标更为明确,思维方式也更加灵活。

  眼下,白梦乔正在北京的一家国际金融机构实习。她表示,在美国学习的经历使她比国内学生在沟通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更有优势,这也是国外开放的教育环境教会自己的东西。

  洪宇婷也是一个“低龄”留学的学生,她初中毕业后就去了加拿大温哥华学习,现在即将大学毕业。与白梦乔对于“低龄”留学的乐观态度不同,洪宇婷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担忧。

  洪宇婷认为,“低龄”留学生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问题。虽然大家在国内也学英语,但毕竟不够系统也不够“地道”,因此会形成交流上的阻碍,造成了学业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洪宇婷说,到国外留学的学生中一部分是家里有些钱的,这些人在国内基本上成绩一般,想要逃避国内的升学压力。但出国后因为语言和心态问题,许多人大学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每天挥霍父母的钱财,四处享乐,到最后买一纸假文凭糊弄了事。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打定主意想要移民,后来发现希望不大就彻底“黑”在了这边,或者离开学校,和当地居民假结婚以骗取身份。

  洪宇婷表示,从她自己接触的低龄留学生群体中,能够拥有足够坚定的心智,对玩乐诱惑视而不见,最终顺利完成学业或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并不多见。

  王立光于2009年秋季将16岁的儿子送到了英国读高中,现在却有些后悔将孩子那么小就送到国外留学。他说,孩子每年在英国的花费大约40万人民币,对自己这样的工薪家庭来说,是个巨大的压力。另外,由于孩子远在国外,不知道孩子每天是不是真的在用功学习,非常担心孩子会学坏。去年圣诞节,儿子放假回来时做过一套国内高二学生的数学试题,结果却不及格。

  专家建议:“低龄”留学应三思而后行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崔永平认为,三大因素助推了“低龄”留学潮的形成。一方面,高校扩招后部分毕业生就业压力骤然增大,许多家长和学生缺乏安全感继而选择出国留学这一“捷径”。另一方面,国外教育机构近年来一直宣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果,这恰恰是目前国内基础教育的“短板”。第三,还有一些家长“攀比”的心理在作祟,这也是形成“低龄”留学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崔永平说,其实国内很多家长对国外的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并不十分了解,也没有进行过实地考察,只是看着周围一些人将孩子送出国,担心自己不送会“落面子”或者孩子将来埋怨自己,因此,不管自己会承受多大的经济压力,也不管孩子是否适合留学,都想方设法送孩子留学。

  崔永平表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时就到了异国他乡,当地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必然会对其心理形成巨大冲击。“一个自小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约束力较强的国家的孩子,一旦到了一个极度开放、自由的国度,在失去父母呵护与指引的情况下,加上自理能力、自制力和学习力较弱等因素影响,很难达到出国留学的真正目的,甚至容易从心理上‘垮掉’,这种‘垮’对低龄留学生的发展极其危险。”

  专家建议,在送孩子出国留学前,家长与孩子都应进行一番细致的考量与心理建设。家长应综合考虑孩子的个人心理素质、环境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等,确定孩子是否适合低龄留学海外,也要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家长本身的心理建设也十分重要,一定要保持平和心态,并对留学的相关事宜进行充分了解,做好充足准备,送孩子留学不能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 (记者 潘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