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虎妈"到"变态娘":畸形教育下孩子可怜家长变态(2)

2011年07月22日 09:4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变态娘”事出有因

  ——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减负、减负!负担却始终减不下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给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各地教育局甚至下发红头文件明确要求,但是,孩子们依旧叫苦不迭,孩子受苦、家长受累成了无奈的现实写照。

  广西柳州市第十五中学教师黎杨的话代表了很多老师的心声:学习时间减不下来,减负就是空谈。学生们一天七八节课,外加晚自习;毕业班寒暑假时间也要上课补习,还要应付大量的课外作业。实行课程改革后,中小学课程降低了知识难度,扩展了知识面。但是考试的难度却降不下来,导致学生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表面上看似学习内容变得简易,但实际情况却是孩子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强调,“‘变态娘’们本身并不变态,所谓的变态行为都是现实环境下的无奈之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严峻的优质资源短缺形势让减负缺少了实现的土壤,同时也造就了如此庞大的变态爹、变态娘队伍。”

  联想到不久之前曾经震动美国教育的“虎妈事迹”,很多专家评论,在中国,“虎妈”是一种普遍现象:自打孩子出生,家长们就对孩子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不敢马虎,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实施严格的培训计划。学外语、学钢琴、学画画、学奥数。专家评论,“减负”依然在“加正”的怪圈无法终结。

  让“变态娘”回归常态

  ——增加教育投入推动教育均衡

  如何让“变态娘”不再“变态”?如何不让更多的新的“变态娘”诞生?听听专家的意见。

  先从形形色色的“培优班”说起,在教育机构做过几年代课老师的陈老师坦言日后不会过早地让自己的孩子上培训班。她说,目前的培优市场,的确有运作成熟、成绩突出的培训机构,但对孩子不负责任的也不在少数,培优机构名不副实的现象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再从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来看。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培养孩子,切勿揠苗助长。现在许多父母不管孩子成长的阶段性,不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一味给他们加重学习负担和压力,这样不仅不能发挥孩子特长,而且会抑制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再看深层次的教育体制问题。熊丙奇说,目前的教育体制之下,家长、学校、学生三方都有自己的苦衷和无奈,并不是家长不近人意,也不是学校只爱高分生,而是冰冷的现实逼迫他们不得已为之。要让家长们停止非常态的教育,让学校老师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在教育评价机制上狠下功夫,更要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变现行择校制度。增加教育投入,让公共教育资源在90%的比例上实力相当,缩小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其次改变现行择校机制,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为中小学生减负。

  最后,让我们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刘鸣日前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教育的最大目标应是孩子的终身幸福,教育应该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留给孩子动手、动脑、交往、感悟的时间。“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原点,回归原点才能够找准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看到问题的本质,才能祛除“变态娘”产生的土壤。中南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李涛认为,对孩子的培育,品德才是最本质的东西,培优并不是教育的主要责任。培养孩子首先要尊重人的发展,让教育变得更有尊严,给予孩子实现梦想的自由和空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生活即教育”,或许值得所有的“变态娘”思考和借鉴。  赵婀娜 杨丽萍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