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生养猪两年:每天亲自给猪圈冲洗两遍(图)

2011年07月28日 14:47 来源:南海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学生养猪两年:每天亲自给猪圈冲洗两遍(图)
 一进门,王族伟先让记者用消毒水洗手。(南海网记者 李庆芳 摄)
  王族伟保持着每天早晚冲洗猪圈的习惯。(南海网记者 李庆芳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闻回放:

  2010年6月,毕业的季节,一名放弃在城市安稳工作、返回农村创业养猪的大学生成了南海网的关注对象。那时的他为资金犯愁,为技术头疼,还面临着家人的反对和同村人的嘲笑,却依然坚定地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他的故事引来大片赞许,也获得了同龄人的敬佩与支持。“创业是平淡的,成功是漫长的。”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叫王族伟。

  再次相见,王族伟的养猪场有了变化

  2011年7月12日,海榆中线26公里处的永兴镇美杏村,王族伟和记者按约定时间见面,礼貌寒暄。一晃一年有余,再次相见,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令人欣喜的是,王族伟的养猪场明显有了变化。

  一年多未见,王族伟看起来壮实了一些,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让记者先用消毒水洗手洗鞋。他很专业地给我们解释,这是为了避免外界的细菌病毒被带进猪圈。

  走进养猪场,昔日杂乱的地面已经变得井然有序,除了去年来采访时的一个较小的猪圈,另一个水泥浇筑的猪圈也投入了使用。猪圈内整洁卫生,白猪、黑猪、小花猪,一头头都悠闲自在地在自己的窝里享受着午后时光,看到生人来竟然还懂得伸长脖子回望镜头。

  王族伟拉着一头大白猪的耳朵给我们介绍起了品种:“这是从江苏那边引进来的,这种猪繁殖能力强,长得也快,一般5个月就能上市了。”

  说这话的时候,记者不禁想起了去年6月第一次来报道王族伟的故事时,他还不好意思地跟我们讲他跳进粪池救小猪的尴尬事。那时的王族伟刚刚从一个“兼职”养猪的大学生正式变成了创业青年,心中满怀创业理想和致富家乡的热情。

  为了能凑够建养猪场的资金,他又是申请创业贷款,又是借钱,在家人的反对声和同村人的嘲笑声中,一头钻进了养猪的世界。但当时的生猪行情并不好,王族伟除了为技术犯愁,心里也免不了会七上八下,不知道养猪场将来的命运会如何。幸运的是,他坚持下来了。

  跟记者交谈的过程中,王族伟的视线有一半是投向他的猪宝贝的。养猪将近两年,他始终保持着每天亲自给猪圈彻底冲洗两遍的习惯,然后仔细检查每只小猪的发育情况,以及每头大猪的饮食活动情况,猪圈里的呛鼻味道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气味。

  “这一年多时间里,我学习养猪的经验基本上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己看书,或者向畜牧站的人请教,一刻也不敢懈怠。养猪是一门学问,猪的每一样生活习惯都得烂熟于心,哪里拉粪,哪里拉尿,哪天有变化了,就有可能出现问题了。”王族伟俨然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手忙脚乱的学生猪倌了。

  事业步入正轨,王族伟酝酿新的发展

  有了经验和技术,王族伟的养猪事业起色很快,最多的时候数量达到了将近250头。近期猪肉价格一路往高走,他养的猪只要体重一到150斤,保准被商贩抢着要光。

  “相对于09年创业起始的时候来说,我对现在的状况还是较为满意的。每一年的出栏量已经达到了我预想的目标500头。按今年的生猪价格,这个数字会远远超过500头。”王族伟面带喜色,顺手将一把草丢进猪栏。

  养猪场慢慢步入正轨,成本也在一点点地回收。每天面对这些健康成长的猪宝贝,王族伟也开始有了新的想法,一直向往国外农场主生活的他正悄悄酝酿着一个计划——在现有养猪场的基础上建成立体农业,再发展乡村生态游。

  “对于这段艰辛的创业,我没有后悔过,也不遗憾。虽有小小的成功,但也不敢高谈阔论,还是那句话,创业是平淡的,成功却是漫长的。有一份坚定的信念,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王族伟指着猪圈周围比划着,眼里流淌出无限的希望。( 作者:史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