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海归求职遭遇“需求错位”尴尬

2011年08月14日 00: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8月13日电 题:海归求职遭遇“需求错位”尴尬

  中新社记者 张冬冬

  “招聘企业要求求职者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国外企业工作经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3日,面对此间招聘会上面向海归提供的500多个岗位,在澳大利亚学习、生活六年半的李静雯感叹说,“海归求职期待与企业需求错位,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

  13日,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发起举办的“第二届海归人才招聘会”在此间举行。参加此次招聘会的企业种类包括国企、民营、外企以及其他一些组织机构等,现场有近百家企业参展,提供了300多个职位,500多个岗位。

  李静雯毕业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会计学专业,偏向于外企就业,可以接受的月薪介于4000元到8000元之间。令她尴尬的是,国内面向海归的招聘会大多希望招聘高端研发人才,或者是企业的管理层人员,要求应聘者有多年的海外企业工作经验;而对于助理性职位,她又觉得“自己在国外收入会比国内多的多”。

  在与多家企业招聘者面谈,并最终投出四份简历之后,李静雯坦言,“我对国内的很多情况并不是太了解,需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

  “面向海归的招聘会,很少有企业会吸收刚回国的留学生。”贾璐璐一年前毕业于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现在北京一家企业从事市场拓展工作,此前曾多次参加类似的海归招聘会。她表示,现在所在的公司规模较小,想在此次招聘会上谋求大公司的类似职位。

  贾璐璐提醒刚刚毕业回国的留学生,选择第一份工作要慎重,职务一定要符合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否则“对于以后发展的局限性会很大”。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企业业务国际化和拓展海外市场等需求,其更看重海归的外语能力和海外经历。当天的招聘会上,进行海外人才招聘的企业主要是大型的国企、研究机构及高新技术型的私企,提供的岗位涵盖科技、能源、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大多要求应聘者有多年海外工作经验。

  “希望藉此平台招聘海外高学历,有工作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引导世界智力进入中国航天事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王伟介绍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1年新招聘到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和成熟人才中,海外人才的比例约为5%左右。

  “看来成熟人才只能通过猎头公司或其他方式招聘。”北京城建集团国际工程总承包部人力资源负责人褚康介绍说,该企业目前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莫桑比克等国设有分支机构,希望招聘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海归到当地去工作,然而“在市场上这样的人才很难找到”。她今年已参加过3次海归招聘会,但应聘者绝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的留学生。

  谈及海归求职期待与企业需求错位的“尴尬”,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事业部经理李可亚分析说,当前就业市场的海归人才,有六成基本是“零经验”的,而就求职而言,在大范围初选时,海归本身并不占任何优势,个人经历、专业尤其是国外行业经验才有更高附加值。她提醒海外留学生,学习期间一定要积累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

  “当前,海归求职者心态调整已经出现可喜的变化,他们心态趋于平和,愿意与国内毕业生同平台竞争。”李可亚指出,而今对于海归来说,出国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回国的第一份工作就能领取到比本土毕业生更高的薪水,而在于选择一份好的职业之后,海外留学积累的语言、国际背景、创新精神、适应性强等优势会在工作中慢慢释放出来。(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