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兆时(右)和孩子们的合影。(志愿者提供)
北京人燕兆时的人生,在42岁时,意外地转到了另一个路口。
去年7月之前,北航毕业、研究自动控制的他还是一名科研人员,做飞机结构试验的工作,在北京繁华的二环路上班。
原本只是想做一名支教,但毫无准备,他成了北五环外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全职校长,管理着200多个孩子,每个学期补贴4万多元的亏损。
可是,他不能中途放弃。
他决定,一定要亲眼看到这所学校的生死———或者找到一种模式很好地生存下去,或者倒闭。而这,也许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绕不开的宿命。
“如果你跪下他们就租给你,你跪吗?”
8月中旬的北京,快开学了,燕兆时的学校暂时没有因为附近区域可能出现的拆迁而搬家,这让燕兆时悬着的心放下一半。
这个担心已经缠绕了他一个多月。
学校搬到这里才一年,如果再搬家,燕兆时不敢保证,学校是否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而裁减学生,或者消失。
6月底,听说学校周围可能会拆迁时,燕兆时曾到处寻找合适的校址,有人问他:“如果你跪下他们就租给你,你跪吗?”
“当然,这太简单了。”
一年前,学校还在唐家岭,燕兆时也只是一名支教志愿者,不必操心学校的生死,来去自由。
这是北京一所很普通的打工子弟学校。
一年前,学校同样遭遇拆迁问题。去年7月,学校接到通知,7月30日是搬迁的最后期限。租到合适的地方很难,改造又是一笔费用,学校的校长夫妇很难承受,找燕兆时和朋友帮忙。
“这样一所打工学校会出现很多问题,我们连帮他的话都没敢说。”
所以,燕兆时依旧当着志愿者,上着自己的课。
7月下旬的一天,他和朋友去学校时发现,一辆厢式货车拉走了校长的一部分物品。
之前,燕兆时听校长说过“太困难了,不想干了”,没想到这次是真的。
去问校长,没有得到期望的答案。
燕兆时和朋友两个人面面相觑。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不吭声,校长走了,学校就彻底停了;不想让学校停,就得做些实际的事。
上课,毕竟相对简单些,可要负责这个学校,谁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你说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朋友问。
“大不了过俩月就倒闭了。”燕兆时回答。
“过俩月再倒闭,会比现在还坏吗?”
“至少,我们还好好教了两个月啊。”
“既然过俩月再倒闭比现在要好,那你有什么好怕的呢?”
“你不怕我也不怕,大不了过俩月倒闭。但还有可能过俩月不倒呢。”
担起一所学校的重担,就这么简单。燕兆时非常清楚地记得这段对话,因为它虽然很短,但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太多了。
“考虑了又能怎样?就两条路:关或不关,管或不管。没有别的好办法。”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几乎让燕兆时抓狂。
燕兆时和朋友们疯狂地找地方,最终找到了现在这处家具厂仓库。
这是唯一一个能装得下所有学生,而且房东愿意出租的地方。
订合同、搬家、改造、装修……2010年8月20日,学校正式报名;25日开学。
校长暂时留下来,这时候,燕兆时和朋友们还只是帮着他管理教学。
一个学期后,原来的校长还是支撑不住回老家了。燕兆时成了全职校长,延续了19年的科研工作彻底放弃。
“学校几乎没有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上学时,要带着四五岁的弟弟妹妹,因此,还得开一个学前班。”
燕兆时曾和朋友探讨过学校的发展,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打工子弟学校,根本没法做。
“连盈利模式都没有,怎么能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