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打工子弟学校不可急于取缔

2011年08月17日 11:09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天后,是海淀东升乡打工子弟学校——新希望小学原定的开学日,而今,这处800多名孩子的校舍,只余下一地瓦砾。自6月中旬起,大兴、朝阳、海淀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关停通知,涉及近3万名学生。(8月16日《新京报》)

  孩子没学上,要么跟着父辈辛苦打工,要么回老家,做个留守儿童。诚如专家所言,在北京外来务工者凑齐“五证”才能上个公办小学,真的有点奢侈。

  子弟学校被陆续关闭的原因是“没有办学许可证、房产证,校舍为违法建筑,存有安全隐患”。不可否认,这类“地摊式”学校的确存在种种弊端,也许拆除这些“地摊式”学校很重要,但拆除之后如何安排这几万失学的学生显得更加重要。

  海淀区教育部门给出的出路是:办好“五证”(暂住证、居住证、务工证、原籍开具的无监护人证明、户口簿),正如学校负责人说:五证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是一道高门槛。打工学生的家长大多是菜农、商贩、临时工,甚至不少靠拾荒为生,根本无法做到“五证”齐全,只能使这些孩子与家长望学兴叹。

  早在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就明确规定,当地政府应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其实,打工的家长们不敢苛求多么完善齐全的教育设施、多么雄厚的师资力量,他们只希望能够给他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而已,即使以后他们不能学有所成,但起码可以成为一个思想品格健全的合格公民,读书总比无所事事流浪街头好。作家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当地主管部门,还是多考虑给予这些“地摊式”学校更多的扶持,而不是一刀切地让其立刻“消失”殆尽。

  整顿没错,但是如何让孩子就近入公立学校上学的问题,显然更应该考虑。(谭相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