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一个过程”
对此,丁小邦表示,不能说这些年来研究毫无进展。“以前认为理想的状态是,先把支架上的软骨细胞养好,再植入皮下。更理想的状态是,等材料降解之后,细胞成活,与皮肤贴合,外观上长出一个新耳。但曹老师告诉我,这有难度,其一就是皮肤被支架撑起来,完全不贴细胞,细胞是没有营养的,要让细胞长好,唯一的方法是吸真空,保证细胞与皮肤间一点空气也没有,让皮肤贴在细胞上,细胞才能长。”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科研小组发现,单纯的软骨组织强度不够,植入皮下一段时间后,就会失去原来精细的轮廓,变成一个“圆饼”。“曹老师最初要求使用完全降解材料。但现在我认为,只有可降解材料并不可行,还要有不降解的材料做核心,以作支撑。”
丁小邦说,现在已有新的突破——一是这种组织工程化软骨已具备相当的力学性能;二是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可降解支架材料的形状控制当中,医学人员可根据病人健侧的耳郭形状进行数字化的支架制备,培养出形态大小一致的耳郭软骨。
“科学本来就是一个过程,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说。
对于曹谊林遭到的质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整复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张涤生认为:“曹谊林仍然是我国组织工程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其实,像这种身兼多职、精力不够集中的现象,在当前的科研界并不少见。至于科研经费浪费,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要提倡节约、尽快建立严格审查和管理的制度。”
主管方:凭空捏造很难
曹谊林团队是如何获奖的?
对曹谊林团队“集多年研究成果之大成”获得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项目,知情人士质疑在申报过程中,推荐书中列出的多项成果并没有附上“原始资料”,但也通过了层层评审。那么目前的评审制度,是否存在着可以钻空子的可能?
未必一定要充足原始材料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最原始的、第一手的材料都需要在申报材料中提交。“如果不对材料厚度作要求,很可能有些申报材料会有几尺厚,专家来不及全部看完。”
“但这些最原始的、第一手的资料,报奖单位一定要有,我们去考察的时候一定要拿出来。”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每年报送国家技术发明奖的约40项左右,所有申报二等奖的都需要上台答辩,每个项目都会审核,审核出问题后再抽查。
每年项目过千只能抽查
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采取抽查方式,是因为每年各种奖项加起来有一千多个项目,不可能每个都考察。一般来说,根据当年评审中的实际情况,获奖等级高的、专家评审时认为存在问题的、处于敏感领域的、与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的,或者是有异议的,都会去考察。
但他同时指出,各个奖项的评审程序都非常复杂, “即使是评审完了,有人反映某申报项目具有重大问题,我们还是要进行再调查。”
“事实上,整个评审过程中有很多关口,不太可能说什么原始材料也没有,凭空编造出一个项目,这是很难的。”该工作人员说。(文/图 驻上海记者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