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太艰难
事实上,与刘伟这样的农村子弟相比,城里孩子考上大学的渠道也更加多样。
在河南,保送、加分、自主招生的机会,大多被省会郑州最富竞争力的几所高中包揽,这也使得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高考新政基本上与农村孩子无缘。
在今年河南教育部门公布的高校录取保送生名单上,全省有62人被直接保送到清华、北大,其中没有一个人来自县级或乡镇学校。与之对应的是,来自郑州一中、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外国语学校3所省会优质高中占到了总数的85%,其余9名学生也全部来自省辖市的优质高中。
在河南,这种情况早已持续了多年:2008年、2009年北大清华的保送名额,郑州的3所优质高中都占绝对优势,这些被保送的孩子多因获得了省级或全国奥赛大奖,或在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奖,或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中获奖等。
“这些获奖的孩子,多数都是家庭条件很好的城市学生,从小就开始培养兴趣爱好,父母都舍得花钱读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辅导。”郑州外国语中学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农村孩子,尤其是远离省会城市的农村孩子,即便再努力,表现再好,都没法享受到这些机会,报名参赛都没有渠道,更别说获奖了。
不仅仅是来自农村的子弟,即便是对那些城市普通家庭和来郑务工人员子女而言,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样十分艰难。
在郑州,尽管小学、初中采取就近划片入学制度,但各个家庭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有钱的,提前几年斥资买套学区房,换取入学资格;有关系的,找对门路,没学区内户口也能入学。
“现实的情况是,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竞争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了。”河南省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说,高收入家庭可以利用一切资源为子女提供各种帮助,又叠加了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上的优势,延续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路径培养,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这种说法得到了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的赞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阶层差距,是高中教育机会的延续和放大,也就是说,问题主要出在高中,在基础教育阶段。”杨东平解释说,一个没任何课外培训和课外读物的农村学生,要与3岁就学剑桥英语、5岁就学奥数的城市孩子竞争,是越来越难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