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河南省纤维检验局执法人员根据市民举报,对河南中医学院新校区进行了突击检查,结果发现,不少由“黑心棉”制成的床上用品正在校园热卖。
执法人员表示,“黑心棉”问题在校园屡禁不止的背后,除了商家利益驱使、学生鉴别能力欠缺外,与一些高校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对国家质检总局、教育部的规定疏于落实,也有密切的关系。
1 高校新校区,“黑心棉”扎堆卖
昨日下午5时,根据市民反映,河南省纤维检验局执法人员来到郑东新区河南中医学院新校区执法检查。
在该校靠近北门的生活区内,小商品、床上用品地摊足有四五十家,成群结队的大学生也不断前来采购,本不太大的这片生活区空地,热闹如集市。
记者发现,这里出售褥子、被子、枕头等床上用品的地摊有超过10家,价格普遍不高。比如一条被子仅60元,加厚的也不过80元。不少大学新生都是“满载而归”。
5时25分,执法人员来到现场暗访发现,至少有5家床上用品地摊销售的床上用品都是由碎棉絮、线头等杂物复合而成的棉套。这些问题棉套因为掺加了大量杂物,且散发着较大的异味,都被执法人员初步认定为“黑心棉”。
不仅是校内,在河南中医学院北门外的多家小型超市内,也有“黑心棉”被褥销售。在数家超市的仓库里,执法人员也发现了类似“黑心棉”的存货。
2 撕开棉套,露出黑乎乎的棉絮
在中医学院校内一家摊位,见执法人员查看,摊主主动撕开了被罩:“你看看,我这哪是‘黑心棉’?是的话,我也不会进!”不过,执法人员很快告诉她,并不是黑色的棉才是“黑心棉”,白色的一样也可能是。
在校外的一家摊位,执法人员撕开棉套,里边黑乎乎的棉絮、线头、布头等碎片很快显现。刚开始坚称“我不会干那缺德事儿”的摊主,开始收拾东西,并趁执法人员不注意,抱着被子跑了。
围观此次突击执法检查,不少学生、家长都感叹消费陷阱太多,有的还找摊主退货。
一名商城籍的男生说,他以前听说过“黑心棉”,但没想到现在发生在他的身边,“真是上了一堂课”。
3 “黑心棉”多来自病人、逝者用品
省纤维检验局执法人员说,“黑心棉”是絮用纤维制品禁止使用的原料的俗称,包括纤维性工业下脚料、医用纤维性废旧物、再生纤维状物质、废旧服装及其他废旧纤维制品等,因为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一律严禁用于生产加工絮用纤维制品。
国家对制作棉被、褥子、枕头、服装等日用絮棉有规定标准。执法人员说,一般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往往都被称为“黑心棉”。作为絮用纤维,“黑心棉”弹性低,易板结,不仅使用不舒服,而且往往未经消毒,含有化纤和其他化学物质甚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可能引发皮肤红色斑点,瘙痒。重则会导致牛皮癣等皮肤顽疾,甚至产生中毒反应,更严重的甚至含有细菌、病毒成分,引发疾病特别是传染病。
“据我们多年掌握的情况,黑心棉很多都是由医院病人、殡仪馆逝者的废旧用品二次加工而成。”执法人员说,“黑心棉”因为价格低廉,往往销往校园、工地、低档旅馆等场所。
4 欢迎举报“黑心棉”
执法人员介绍,“黑心棉”问题在前几年确实很严重,但经过治理后,问题有所好转,但情势仍不容乐观,可谓屡禁不绝。
据了解,为治理校园“黑心棉”等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教育部等曾多次发布通知,三令五申要求杜绝“黑心棉”进校园。2008年4月,上述两部门下发《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质监部门所属省级专业纤检机构提供的生产企业质量状况,选择质量保证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优良的合法企业,统一组织高校以招投标形式进行地区性集团预购或确定供货企业,提供合格产品供学生选购。
“规定再多,不执行都是白搭。”一位学生家长对“黑心棉”屡禁不绝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很多学生都是农村来的,不舍得买高价货,很多商家看准商机,啥都敢干。”
对此次查处的问题床上用品,执法人员出具相关手续后,全部进行了暂扣,待检验结果出来后,再做进一步处理。(大河报 记者 温中豪 李岩 文 陈晓东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