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化”背后的无奈各方
北京一民办幼儿园老师李云向记者诉苦,尽管知道提前教孩子们小学的知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但生源压力使幼儿园也“没法子”。应试教育的竞争压力已经传递到幼儿教育阶段。不少幼儿园以“发掘孩子潜力”为目标,让学龄前儿童提前进入了小学生活。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沙红教授认为,将知识、技能学习提前放到幼儿教育,总体上是当前教育环境的反映,与整个应试教育的氛围有关。时下,教育虽然不断走向均衡化,但各种升学和评价等等,主要还是以考试形式选拔学生。家长将认识多少字、学会什么技能、掌握多少知识等认知的东西作为评价孩子学习好与坏,幼儿园质量高与低的标准,使幼儿园为适应社会市场生存需求,而提前进行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因而带有了较浓厚的功利色彩。
“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是一条被家长们视为真理的“成才链”,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允许出错。
在记者采访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家长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引语。
“幼小衔接教育做不好的话,将来肯定要吃亏的。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进度比较快,幼儿园提前学小学知识,能让孩子提前进入状态。”家在北京东二环的杨女士无奈地说,“其实我也不想让孩子过早学习这么难的知识,毕竟他还这么小。但周围其他孩子们都在上课,为了以后他好,我们能不让他学吗?”还有部分家长的担忧来自于幼升小的考试或小学变相招生办法。不少家长反映,比较好的小学是要面试的,考孩子加减法、认字等。如果幼儿园不教的话,只能把孩子送到培训班,这又是一笔不菲的花费。
在家长和幼儿园“大吐苦水”时,小学一年级老师也呼吁要合理安排幼儿提前进行小学知识的学习。肖彤曾在湖南岳阳一所公办小学教一年级,她记得以前班上有个学生,幼儿园时几乎将一年级的知识都学过了,以至于上课时老是走神、不想学。“孩子学习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提早接触小学知识也不为过,但要注意适度,不然会给一年级的学习带来麻烦。”肖彤介绍,不少幼师在教学中指导不到位或不规范,再加上孩子年龄太小,导致一些错误或不良习惯也出现了,比如拼音发音不准、写字姿势不对等,小学老师要费很多精力来纠正,有时甚至难以改变。
当前与未来、短期与长期,哪个更重要
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给幼儿增添沉重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
在沙红看来,幼儿园应主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质、习惯,以及将来面对社会、学习的心态和信心;同时,幼儿园还要给孩子们提供独立的空间,让他们有时间来思考和感知社会,而不是习惯性地被动接受知识。
面对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她指出,幼儿教育需将儿童发展观与教育观相结合。当前我们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基本上经过幼儿教育的学习和培训,在面对现实压力时,如何坚持科学的幼儿教学理念,如何将科学的幼儿教育与社会大众的需求有效地整合,是幼儿园园长、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更离不开相关各方的参与。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幼儿园的教育已探索出许多可喜的办法与模式。例如,倡导家园结合,家长与老师的积极沟通,就孩子的教育达成共识,明确幼儿园的考核标准,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倡导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评估机制,为幼儿园科学、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对各方来说,幼儿教育中如何处理当前与未来、近与远、短期与长期的关系,需要仔细斟酌。(钟 林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