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媒体关注乡村代课教师 没有名分前途暗淡(组图)

2011年09月11日 06:50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4日,代课教师潘德江正在为领取新书包的小朋友整队。身后学校的3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是他和潘德禄老师一起跑到县里面申请20多次,最后联系到一位香港爱心人士,捐款5万元于2008年建成的。

  9月3日,一年级的女孩放学回家后带弟弟。当地孩子很小就承担家务,村小的存在给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

  郭守贵 40岁,贵州省黔西县金钟小学代课教师。有着22年的代课教龄,他要一心一意留在学校等转正的机会,现在他每月工资1000元左右,不到有编制教师的一半。

  潘德禄 33岁,在贵州岩脚小学代课7年。他敲击角铁宣布上课,学校没有电铃。在这个贫困的寨子中,潘德禄老师家算是很穷的,他16岁的女儿,去了浙江打工,目前是家中的经济支柱。

  罗麒麟 25岁,四川新和小学代课教师,教龄两年,他读过大学一年级,后来因故退学,在外闯荡几年后回乡做了代课教师,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多积累经验,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

  孙大洋 29岁,未婚,黔西银龙小学代课教师。目前只有每月七八百元的收入。他说自己不敢有结婚的想法,如果在两三年内不转正,将去寻找别的出路。

  他们没有“名分”,没有合理待遇,他们被称为“代课教师”,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早年也被称为民办教师,尽管早在1985年,教育部就取消了民办教师,但因农村条件艰苦,招揽正式教师难度大,如今,代课教师仍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教育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9月4日,贵州省贵定县森山村岩脚小学,校长潘德江与老师潘德禄将全校的60个学生聚集在新修整的操场上,领取好心人从上海寄过来的书包文具等物品。

  “校长卖血”引发关注

  原本默默无闻的岩脚小学,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路修通了、围墙修起来了、捐赠物资也来了。这些变化,源于本报8月8日刊发的关于贵州血浆站关闭的报道。在报道中提到,岩脚小学的两位老师也参与其中。一时间“校长卖血”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岩脚小学的校长潘德江与老师潘德禄都是代课老师,他们所在的学校严格说来只是一个村办教学点,只有1到3年级共60多名学生。他们每月只有280元工资,以前每月卖血能有约300元额外收入。如今采浆站关闭后,他们举步维艰,好在有许多好心人为他们捐款,资助他们继续留校教学。

  没有名分 前途暗淡

  贵州省黔西县金钟小学,今年40岁的郭守贵老师,已经在这所学校代课22年。这些年来,多次转正机会与他擦肩而过,他说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不会干别的,唯一的心愿就是继续等待机会转正。

  黔西银龙小学的孙大洋,今年29岁,他的父亲也是教师,所以毕业后,家里托关系让他成了一名代课老师,期望将来有机会转正。年轻气盛的他后来选择外出打工。然而几年后,父亲和妹妹意外去世,他不得不回到家中,边照顾老母边在学校代课。

  像郭守贵、孙大洋这样的代课老师在西南地区并不罕见。每个县都有数十到上百人,有的代课老师在当地教委备了案,有的是村里面自己请的,主管部门也默认,但没有备案,所以,准确的数字无法统计。

  条件艰苦 编制难求

  几年前,国家集中办学,将许多山区村小合并到所在地区的中心学校。不久后,由于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等实际困难,地方教委开始恢复村小,但因为条件艰苦等原因,教职员工紧缺,只好在当地聘请学历较高的人(在西南农村,高中学历就算学历高)做代课老师。而对于中心学校而言,正式的编制意味着可以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竞争激烈,存在“走后门”的情况,很多有编制的教师在上一两年班后就被“借调”到别的单位,因此也需要代课教师的支援。

  郭铁流 摄影报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峥】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