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完成了关于“甘肃省女大学生群体状况及问题、对策调查研究”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兰州3所主要大学的对象中,有相当数量的女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适应性障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焦虑已日益成为女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普遍心理问题。研究者称,该现象需要引起普遍的关注。
调查发现,被调查对象中,有16.9%的学生面临“生活空虚、缺少目标”的问题;有12.2%的女大学生为“人际关系”的处理所困扰;在遭遇恋爱挫折中,46.5%的女生有过“焦虑”的情绪。报告认为,焦虑作为一种负性情绪状态,对大学生的危害极大,轻者影响生理系统的正常功能,重者会打击人的心理结构,歪曲人的意识。
另外,弱势心理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由于受到“男强女弱”传统观念的影响,当面临竞争时,一些女大学生将自己看作是弱者,往往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性别,这导致了她们在学习、生活以及恋爱、人际交往中出现自卑和认输心理。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心理较男大学生更加脆弱,更容易被情感关系所伤害。当遭遇恋爱挫折时,有35.7%的女大学生会产生“生病、失眠或厌食”现象,远高于男大学生发现类似情况的比例(25.2%)。同时,女大学生对自身定位较男生低。
调查报告还显示,女大学生存在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统计结果显示,部分女大学生在遭遇恋爱危机时情绪容易走向极端,有25.7%的女生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高达51.3%的女生对“对异性或恋爱产生负面情绪”(男大学生的比例为41.3%)。面对情感困扰,许多女大学生往往表现出无法应付或无力自拔而深陷其中,造成情绪心理障碍。由于失恋而造成“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占30.4%。报告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如果不能及时排解这种强烈的情绪,就容易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
如何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辅导,帮助大学生完成角色转换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该报告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同时也是一种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多方密切关注、配合才能做好。针对目前的情况,学校要以务实的精神,采用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工作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心理和人格健全发展。引导大学生们理智地认识与处理学习、生活及恋爱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学会正确地评价异性伙伴和对爱情价值的理解。(本报记者 袁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