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北大清华招博尝试申请审核制 重点考查科研能力

2011年09月19日 10:54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招生质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决定,部分院系2012年博士生招生将进行改革,初试环节由评委审核考生递交的已有研究成果、硕士毕业论文、专家推荐信等有关申请材料,合格者即可进入复试,考生无需再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初试。

  从考试流程上看,与传统“初试(笔试)70%、复试(面试)30%”的招生方式相比,此次申请审核制的改革步伐并不大。但是,新招生方式改革的主旨在于突出对申请人科研能力的考查。

  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学术研究能力

  北京大学2012年博士生招生简章特别强调申请人需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经院系对申请人的材料审核评估后确认是否给予面试资格,对符合条件者通过考核确定是否录取。清华大学此次推行的申请审核制,虽然没有统一的范本,但是程序也与北大基本相似: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审核合格者即可进入由各院系自己组织的复试环节,最后择优录取。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航天航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等6个院系成为改革的先行者。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规定,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必须与所报考方向的导师提前联系,写出博士期间的研究思路和想法,要求2000字以上。同时,在综合面试环节,组织院内考核专家小组,最少5名专家,有的学科专业要求8名专家;每名考生考核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术潜力、英语水平等。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白重恩认为,仅仅通过一场考试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博士生,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科研能力,他说:“我们希望淡化考试成绩,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术研究能力。”

  把权力交给院系,充分发挥创造性

  今年6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博士生招生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各院系根据本院系学科专业及生源特点,决定是否进行相应改革,研究生院不作全校统一要求,院系也可探索其他有利于提高招生质量的改革举措。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策理说:“我们没有提供全校统一的改革范本,把权力交给院系,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

  清华改革的步伐小心地迈出,将传统的笔试改为由申请者提供材料,学校根据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合格者进入综合面试环节,最后择优录取。据悉,清华一些改革的院系仍然保留了“考试”的形式,如工业工程系规定通过材料审查的考生,需要参加工业工程系专门组织的两个小时的综合专业基础考试、一个小时的英语考试,以及综合面试考核。在面试考核中,面试小组成员均为博士生导师,人数不少于5人。

  取消了第一阶段考试,看似简单,实际上各院系为此付出的精力会更多。因为他们珍惜手中的权力,更明白其中的责任。

  不仅要选到优质生源,还要经得起社会考问

  虽然加大博士生选拔中复试的权重,给导师更大的招生自主权,这一观点在教育界已形成共识,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虽然博士生最为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过于依赖考试录取博士生不够合理,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为了避免暗箱操作,以考试形式录取博士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申请审核制”赋予审核人以更多的自由裁量权,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招生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增加。如何保证招生过程的公平、公正,已成为此次改革面临的最大的质疑和担忧。北京某高校研三学生周正海说:“这次招生改革确实有利于发现科研能力强的人才。但是,我现在最大的担心是在材料审核阶段会不会被别人给挤掉了。”北京师范大学研二学生吴勒则认为:“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对那些想考博的人来说,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多出科研成果,特别是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只要科研实力够强,通过审核肯定没问题,不用担心那些腐败问题。”

  高策理说:“我们不仅要选到优质的生源,也要经得起社会的考问。”清华大学对于院系的材料审核及综合面试,虽然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学校方面做了很多相应的工作来加强博士招生各环节监督,确保招生的公平。例如,规定面试评委至少5人以上;要求相关院系对招生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并加强监督,防止暗箱操作;各院系要将具体的考试选拔过程在学校备案;研究生院和学校纪委接受投诉和举报;考试结果向社会公示等。(记者 唐景莉 通讯员 顾淑霞 实习生 翁小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