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要想让人们重视什么,最灵的一招就是把这东西变成算分数的“考试项目”。比如“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考试也算成中考项目,就是其中一例。
不过如果细看,你就会发现,与此相关的制度设计,似乎又是仅仅为了为难学生,而不是在为提高身体素质,或者起码说是矛盾的。
拿广州来说,被人称作“一年一变”的中考体育,果然又要有新的举措。市教育局的“有关负责人”说,方案调整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听起来真是关心下一代。但是看一下具体调整措施却又未必尽然。
这次调整主要有项目增减、分数变化和免考政策等,而且据说未来中考体育成绩不再根据一次考试而定,而是平时体育成绩、体质测试等都算上。不否认“未来规划”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否认增加分数会促使人们锻炼。但是从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项目增减上,却看不出如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具体一点说,目前广州对普通考生均采用200米跑加选考项目的考试方式,选考项目包括12项,如25米足球带球绕杆、实心球、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踢毽等等。但是由于有些项目容易拿高分,如仰卧起坐、足球、篮球等,所以干脆把它们取消。这样提高难度。
众所周知,人们身体状况不同,性情不同,喜欢体育项目也千差万别,但是无论是跑是跳,是打羽毛球还是踢毽子,是游泳还是仰卧起坐,都对身体有好处。既然号称要促进身体健康,为什么非要大家去锻炼那寥寥几种运动并参加考试?莫非有证据表明,那几种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神效?
如果说某些项目容易拿高分有失公允,那么完全可以提高标准啊。比如仰卧起坐多做几个才能满分,带球绕杆快跑几秒才能满分,这样不就解决不同项目之间的公平性了吗?
单从增减项目一项来看,方便有关部门安排考试,省去了很多“麻烦”,但不会增加学生锻炼兴趣,相反,不能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反而会让人觉得为考而锻炼,毫无愉快可言,和“增强学生锻炼意识,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简直是背道而驰。
不错,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很多人都在探索,但我们探索中的弯路似乎也特别多。我们用某些手段,虽然能让大运会金牌第一,让很多学子带着情绪去锻炼,但真的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吗?实际上,我倒觉得,如果将金牌看得淡一点,且不单以“难倒”考生为目的,而是从让学生用得更方便出发,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从多元出发,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运动;从提高兴趣出发,比如组建校队进行比赛,让学生更从中找到快乐和荣誉。那么从长远看,可能会更好地提高年轻一代的身体素质———当然,在中国目前的考试文化和考试制度下,要做到这点很难。(钱克锦)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