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虽有国家明令禁止,但至今仍屡禁不绝,甚至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形成社会热点。
从理论上看,成熟是一个人先天生理的倾向,学习则为后天环境的影响,二者兼顾,个体的行为发展才能圆融美善。
学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具备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能力。3—6岁儿童处于青少年发展的初级阶段,认知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以直觉思维为主,体质处于发育阶段,好动不好静,好奇难持续,分心不集中。
幼儿教育特点不适合知识教学。适应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内容是生活教育,适合的教育形式是游戏教育,适合的教学工具是玩具。著名的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蒙台梭利、陈鹤琴等人创造的教学法均与游戏教学有关。
从实效上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结果通常是弊大于利,失大于得,得不偿失。拔苗助长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欲速则不达。葛塞尔实验表明,未成熟的学习少有效果,甚至事倍功半或产生拒绝学习的反效果。幼儿的身体机能还很脆弱,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大脑易疲劳,容易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学科教育代替游戏教学违背学前儿童教育规律。过早强制灌输知识,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和恐惧的情绪。长期处在机械的读、写、算的状态中,会扼杀孩子想象力。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又限制孩子的思维发散,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挥。超前灌输幼儿无法理解的知识拔苗助长,会让幼儿从小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形成不良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超前学习不利于小学教育和终身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部分家长、幼儿园和小学合力作用的结果。有需要就有市场,有利益就难禁绝。
家长望子成龙,以为儿童智力早开发早得利。一些幼儿园为多收幼儿、多赚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接受能力,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不断制造认识多少汉字、背诵多少篇唐诗宋词、记住多少英语单词、会算多少道题的教学神话,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的优质小学借助学科知识考试和智力测验的名目筛选学生,导致不少幼儿园投其所好,客观上助长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目前幼儿园教材与幼儿实际脱节比较严重,教材杂乱,标准不一,偏多偏难,引导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需要各方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手段上堵疏结合,方式上标本兼治,目标上远近兼顾。应当取消小学入学知识性考试,切断与幼儿园的利益联系;加强管理监控,公开信息,社会参与监督;促进幼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提高保育能力;改进课程教材,突显幼儿课程教材教学的个性化;同时,普及家长科学教育知识,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社会风气,加快标本兼治,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曾天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