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0月15日电 (张道正)金秋十月的一个下午,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深山处却是寒风凛冽,石门山顶的积雪在阳光中闪耀,泉水从山上淙淙流下汇入石门河。
河边,在一片松柏环抱中,一座藏式风格的学校大门显现。走进学校,教室的一面墙上写着“学会一种语言,走遍草原;学会两种语言,走遍全国;学会三种语言,走遍世界。”
这所名叫“石门中心小学”的学校,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风光秀丽的石门沟,是一所六年制“双语”寄宿制完全小学,它始建于1951年,服务于维芨滩、大塘、石门三个行政村及周边部分乡镇的村组。
校长叶多杰才让告诉记者,学校现有学生85人,少数民族学生有74人,其中藏族学生41人,寄宿学生有31人。21名教师、6个年级、7个教学班(含学前班),这是石门中心小学目前的状况。
记者日前来到这所学校时,一阵阵稚嫩的藏语读书声从多媒体教室中传出,14名学生正听老师讲课,电子白板上是藏族文字和图片。
正在讲课的老师叫金学珍,藏族人,教藏语文。她说,今天讲的是《大昭寺》和《小昭寺》,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直观地看到课文里的东西,增加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
11岁的藏族男孩儿夏智才让觉得金老师用多媒体教学“很好玩,像看电影一样,自己记得很快,还能看到布达拉宫、金字塔、天安门等没有去过的地方”。
六年级学生索南旺姆的家在400多公里外的张掖市肃南藏区,因为当地没有藏语学校,所以她从学前班开始,就在这所小学寄宿读书。她告诉记者,“老师利用远程教育和多媒体上课很有意思,自己发音不准的地方还可以听录音纠正自己的错误。”
“石门中心小学虽小,又是农村学校,但很早就开始了现代化教学”叶多杰才让说,“学校2002年被列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新周期远程教育项目、‘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及‘中国联合国UNDP403项目’学校。”
走进学校的办公室,数学老师刘祯正在制作藏语课件。他说,通过远程教育,可以让学生看到本地没有的信息和资源,教师自己也能增长见识。
“我们学校的教师百分百都能制作课件,2008年一名教师还获得了国家级信息技术教学课件类三等奖。运用远程教育教学,对整个教育都有推动作用,尤其是农牧区。”叶多杰才让说。
天祝县教育局副局长谢玉泉表示,近年,天祝县把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利用远程教育把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中小学,改变了农牧区中小学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城里的孩子有的,农村孩子也要有,不能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谢玉泉说,“近日,天祝县又被确定为甘肃省‘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农村中小学实验试点’项目县,计划覆盖徐家庄等7所小学共计216个信息点,投资达85万元。”
记者离开这所小学时,正值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在国旗前集合排队走出校门。红旗飘扬在石门中心小学上空,蓝天下,白云缭绕着石门山上的信息接收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