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陶西平:小学教育要淡化竞争减负提质

2011年10月17日 15:04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陶西平:小学教育要淡化竞争减负提质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核心观点:“减负提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教学上来,以“在课堂上学会、学好”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尺度,把不留和少留课外作业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取消一切“家长作业”,引导家长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近年来,小学教育改革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许多学校创造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在教育对象、教育本质、教育宗旨、教育现实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许多共识,比如要立足每个学生、打好基础、面向未来、直面现实。

  小学教育改革的进展十分可喜,但不容回避的是,虽然我们能上学的问题已经解决,办学条件也已大大改善,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素质教育的推进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小学教育承载的压力过大,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部分地区和学校的顽症,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务之急需要解放小学教育,需要解放小学生。

  笔者认为,当前小学教育应当重点研究课堂有效教学和课外有限作业的有机结合,从而将“每一位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落到实处。课堂的有效教学重点是研究教师“会教”与“教会”的统一。课外的有限作业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我们教学研究的空白。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多学75分钟数学的孩子成绩平均可提高3%,但对其他学科没有任何改善。美国孩子做了至少150年的家庭作业,可家庭作业到底对孩子有什么帮助,仍是一团迷雾。我们也很需要加强这种研究。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解放小学教育,解放小学生,笔者以为要下定决心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学校引领,综合治理;二是突出主题,标本兼治;三是淡化竞争,立足长远。

  首先,要学校引领,形成合力。正如教育规划纲要所指出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在政府统筹之下,学校需要发挥引领作用,各方才有可能形成合力。有些人认为,即使学校将负担减下来,家长、社会还是会将负担加上去。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由此得出学校无能为力难有作为的结论,则是问题的所在。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学校必须率先实现减负。由此可见,“减负提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但要由学校引领;“减负提质”是一个漫长过程,但要从学校开始。学校内部减负确有成效,是转变家长和社会认识的开端,也使形成合力成为可能。

  其次,要突出主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创造了学生健康发展的条件,本身就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减负提质”应当成为现阶段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而真正有效的减负,必须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入手。要把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教学上来,引导到课堂教学上来,引导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并以“在课堂上学会、学好”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尺度,把不留和少留课外作业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现在,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加法思维”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式,教学改革就是看又增加了什么内容、方法和活动,但很少考虑增加以后所付出的代价和产生的效益。丰田公司曾经倡导“精益管理”,即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以真正提高效益。教学研究应当倡导“精益思维”,也就是“减法思维”,减去所有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再其次,要淡化竞争,立足长远。小学阶段是奠定人生基础的阶段,学校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打好基础和发展个性的良好环境,从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因此,不应过早强化竞争,要引导学校淡出功利,立足长远。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减少并统一规范各部门对小学的检查评比,保证小学集中精力办好学校。同时,了解学科教学情况的测试应当主要由任课教师进行,取消小学阶段一切整班建制参加的统一考试,更不能以此作为考核学校和教师的依据,要进行科学的、以调整教学策略为目的的质量监测。

  学校要以培养做人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导向,以培养良好习惯为检验尺度组织教育活动,不得随意增加小学课程内容;依照北京市的规定,小学低年级原则上不留课外作业,中高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一小时,学校要严格检查教师留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取消一切“家长作业”,引导家长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课外作业负担”为主题,加强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笔者建议,小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应当从切切实实的“减负提质”开始。愿小学教育在这个关键性课题上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陶西平 作者为国家总督学顾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