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市场谁来监管
“专业课能划范围,公共课能押题,是不是有钱就能上研究生?”大四学生李琳不明白。
“同生高”的小杜说:“你可以不考呀,可以不在我们这里报名,没人强迫你。”言下之意是考生多,考研的好处多,考研市场能不火吗?
为了考证“同生高”开出的筹码有几分可信,记者以考生的身份拨通了“同生高”的“目标学校”武汉大学研究生招办的电话,刚一提到考研班许诺的押题、保过,接线的老师断然否认:“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没有人考前能接触到试卷。而且专业课考试都是从题库随机抽取,根本不可能漏题。同学们应该凭刻苦努力换来胜利果实。”
事实上,与小杜混熟后,他也曾向记者交了点实底儿:“我们去年运作了十几个考生,也有两个没过关”。而“新东方”号称自己押中2011年政治真题97分,马上也有同学逐条质疑他们夸大其词,纯属忽悠。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天价考研班依旧红火。而更严肃的问题是,为什么真的有凭借天价考研班顺利过关的同学?尽管有些言过其实,为什么考研班还是能押中一些真题?
“关系”、“门路”在这里真的行得通吗?其中的奥秘记者已然无力探究。
而我们要问的是,这个市场需不需要监管?谁来监管?
记者发现,很多培训班如“同生高”公司一样都在打“擦边球”:注册为“教育咨询”而非“教育培训”,两字之差便可以随时撇清自己与培训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一位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只有在培训机构涉及中小学生培训的时候才需要在教委备案,需要教委审批。如果是面向社会的培训,则在工商部门注册就可以。”
据了解,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有教育、工商等部门,按审批权划分管理权。而大多数培训机构“跨行业办辅导”,如在劳动部门取得培训资质后,开办技能辅导班之余又办起考研辅导班,而在办考研辅导班时出现的违规,教育部门无权管理。正是教育部门不管、地方政府不管、工商部门不管的“三不管”状态,使考研培训班如入无人之境,恣意妄为。
据记者了解,教育部曾在2008年发布过《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对发布虚假招生简章(广告)骗取钱财或管理混乱,社会影响恶劣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要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并对培训机构进入校园张贴广告、考试大纲编写人员参与相关培训等行为明令禁止。但显然,考研培训机构对此规定“置若罔闻”。
业内人士为此呼吁,考研培训行业首先应该做到行业内的自律。培训机构应该是教育机构,但现在却完全做成了商业机构。其次,学生在擦亮眼睛、慎重选择考研辅导班的同时,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力度取缔涉嫌虚假宣传的“黑”培训班。(记者 姚晓丹 雷 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