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止一次梦想着义务教育充满“田园风光”的美丽愿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自由自在成长。校园里,师生在尽情地谈笑风生,在忘我地自由奔跑。放学了,老师恋恋不舍离开;学生意犹未尽回家。学校是乐园是乐土,是梦牵魂绕的伊甸园。
这幅图画并不遥远。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小时候在农村的学校里就体验过。课堂是短暂的,课外是无限的。奔跑是主旋律。玩耍是主旋律。就是夜晚,也要跑几里地看电影,常常是在又累又困中进入梦乡。梦境五颜六色,幸福指数蛮高。
如今,这一切仿佛一去不复返了。西安的“绿领巾”刚被脱掉,包头的“红校服”又登场了。给学生贴标签,弄出差生优生的“激励”措施,都知道这是大逆不道,可是在取得了教师资格的教育工作者眼里,这成了“创新”成了“成绩”成了“经验”。本来风平浪静书声琅琅的校园,在一些教育官员看来,不折腾些“活动”“工程”,实在是问心有愧,没政绩,才是岂有此理呢。
不单单老师和学生被折腾,就连家长也累得够呛。看看现在谁没有“校信通”?家长也是半个学生,家庭教育被列入检查作业的范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如果是小学,每天的在校时间四五个小时,其余都归家长“护理”。哪个家长都不敢大意,独生子女身上寄托的希望实在太大了。
糟糕的事情还不止这些,还有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忧虑。日前,北京两所小学足球队分别以0∶11和3∶7的比分败在了来访的俄罗斯小朋友脚下,10月27日《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指出:“输得起球赛,输不起未来”。据报道,过去10年间,我国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肥胖率却增长1倍;在大城市,青少年肥胖率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
联系实际,我们身边的学校“生满为患”,人均运动面积永远“纸上谈兵”,学生伸展不开拳脚,两点一线,到了家里就上楼,更没有运动空间,就像困在笼中的小鸟,扑棱扑棱翅膀,处处是栅栏,无路可走。近年来,城市化浪潮依然风起云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可怜的就是学校,“弹丸之地”已没有学生锻炼的必要空间。一眼看去,水泥森林里,是商铺是商场是商品房,物欲横流,铜臭十足。至于学校,纯粹成了点缀。
体育是什么?马约翰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 。体育不仅使人体格强壮健康,更是锻炼意志力、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团队精神的绝佳方式。叫人难堪的是,学生体育发展竟成了“杯具”,就连成人体育发展也好不到哪里去。最近深圳以自己没有农民为由拒绝参加广东省农运会,产生不少看点,其中,本该还运动会和体育赛事于民间的呼声再起。为何?就是一些官办的运动会多且滥的背后,都有巨大既得利益诱使体育比赛变质变味。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就是义务教育学校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标尺。而义务教育本该充满着“田园风光”,读书跑步两相宜。如果一个学校只是盯住应试分数让学生做牛做马成为工具,然后在所谓“升学率”的光环下广收择校费,以肥为美,那么不难想象,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呢?(朱永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