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校园奢侈风渐起 评论称考验学生思政教育智慧

2011年10月31日 16: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知何时,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奢侈之风:大张旗鼓招聘保镖、崇尚奢侈品……更有甚者把法拉利跑车开进校园。在一些学生看来,节俭是小气、吝啬的寒碜行为,奢侈才是气派、潇洒的时尚行为,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炫耀性的倾向。虽然大学生的消费在短期内可以扩大市场,但从长远看其影响大多是负面的。

  一是鲜明的物质主义特征,消解了崇高和人生意义。攀比、奢侈消费把人的需求建立在对物质的追求与渴望之上,把金钱的充裕和消费的高档次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衡量标准与最终目标,并通过一种过度的物质占有或消费来实现精神上的满足,将这种严重异化的消费方式当作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学生不是把自由和幸福寄托于创造性的劳动中,而是寄托于闲暇时间的消费活动中,颠倒了消费和劳动的关系。这种消费潮流的泛滥,致使大学生价值观扭曲,形成病态的消费人格和观念,迷恋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塑造,强化个人消费权利而忽视社会责任使命。

  二是突出的象征符号特征,强化了功利和世俗。奢侈消费的文化核心是商品符号意义的生产,更多的是把商品看作是一种符号,一种代表身份或地位的象征,看作是高质量生活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在现实中,部分大学生主动接受媒体、广告和富有阶层消费行为的影响和诱导,紧盯流行和时尚,以“前卫”、购买洋品牌为自豪和荣光,在消费活动中“为欲望而欲望”。这种功利和世俗的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利益驱动性,使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欲的满足,导致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三是极强的感染特征,推崇炫耀消费。与攀比、奢侈消费相联系的是炫耀性消费。大学生中的富裕阶层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消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并由此带来荣耀、声望和名誉,这是一种典型的炫耀性消费。这种外显行为很容易引起家庭并不富裕的大学生的攀比模仿。大学生一旦接受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失去判断力和批判力,不能辨别什么是人类的真正利益、什么是个人的真实需求,就会把物质消费这种虚假需求当作个人的生存本质,引起大学生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冷漠化、金钱化。大学生与家庭、社会、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无节制索取的欲望关系,从而使许多大学生表现出自私、偏执、孤独、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和其他社会活动中表现出道德认知的偏颇、道德情感的淡漠、道德意志的薄弱,显示了消费主义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破坏作用。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主动应对攀比、奢侈消费的挑战,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价值观。

  一是加强人生观教育,倡导俭而有度的消费观念。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是社会生活全方位影响及主观选择、内化的结果。其中正面指导教育和个体生活实践是关键。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应从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视角,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俭而有度的消费观念。俭而有度是指不过分节俭,消费与个人的收入、财力相适应。这种消费观念略高于节俭的消费水平,继承了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俭而有度的消费观念,既不是禁欲主义,也不是享乐主义。它重视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物质消费,又重视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消费,并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因势利导,利用大学生对金钱财富的兴趣开设大学生理财方面的主题讲座,把合理消费作为辅导大学生未来人生规划的主要内容,以此矫正大学生的物质崇拜和攀比消费,从而形成大学生应有的精神信仰和生活品位。

  二是创建人文校园,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文化空间。校园人文环境,是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有辐射作用,在较高层次上规范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高校要把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加一些消费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在学生党课学习中,结合高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开展正确消费观的讨论。此外,还可以有计划、有重点地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开设理财方面的讲座,以增加大学生的财经知识,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利用大学生社团活动,努力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和艺术氛围,为大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和谐生活空间。

  三是利用网络传播渠道,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新媒体作为大学生的亲密接触者,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要抵御消费主义的侵蚀,就必须抢占媒介传播渠道,使它们由传播消费主义的重要途径转变为传播正确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要利用公共思政教育平台,进行具有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高校的校园网站,建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师利用“思政博客”与学生坦诚交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的消费观,逐步摈弃消费主义价值取向,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品位的提升。(丁林梅 孟文辉 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