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缺乏吸引力
谈到师资力量时,列宁小学的负责人颇感自豪:“全校有56位教师,全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5岁以下年轻教师超过一半,后备师资充足。”“列宁小学开设了英语、音乐和美术等课程,且教师水平较高,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是秦遵金让孙子选择该校的一个理由。
大斛联校如今仅有10名教师。近60岁的老教师戴远明,从教40年,明年就要退休了。他说:“近几年学校已有6人退休,这些人的教学任务全压在他人身上。20多年来没有分一个大学生来。”
48岁的汪校长最年轻。他说:学校的语文和数学这2门主课教学质量不差,差在英语、音乐和美术等教学上,主要是缺乏此类专业教师。”
几位教师回忆:“从这里出去的大中专生约300人,有考上武大,也有考上上海交大的。30多年来,没有1人回校教书或回乡资教。”“教书40年,现每月收入只有2400元。”戴远明说,教学、生活条件差,待遇低,致使农村学校没有吸引力。
在省城武汉,记者采访来自黄冈市农村的大学生小汪,他已在武汉某大学师范专业毕业,如今在武汉某电脑城打工。他想从事教育事业,为家乡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但却很纠结:“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又让我心存顾虑。”纠结的不仅是小汪,不少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从教,是农村教育缺乏吸引力的真实反映。
【记者手记】择校实质上是择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教育部门要创新机制,出台鼓励优秀教师、大学毕业生向普通学校流动的政策。均衡教师收入、福利待遇,提高在边远地区和农村工作的教师待遇,逐步推行区域内校长、教师轮岗,还可实行区域内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必须有在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让师资合理流动。(记 者 耿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