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科院院士谷超豪: 数学和诗一样让我喜欢

2011年11月07日 13:4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科院院士谷超豪:数学和诗一样让我喜欢
    谷超豪,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专著,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的成果,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60多年,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从偏微分方程到数学物理,他在深奥和抽象的数学世界里遨游,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领域都获得了富有开创性、难度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

  他就是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院士。很多人觉得搞数学很枯燥,谷超豪却说:“数学世界充满了精神的创造,只要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奥妙无穷。”

  从学生领袖到数学新兵

  1926年5月15日,谷超豪出生在浙江温州。

  从幼年起,聪颖好学的谷超豪不断目睹国家被侵略的悲惨景象。他在学习中接触了大量的进步书刊,确定了献身革命事业的理想。抗日烽火又把这位年幼的学生带进了救亡运动中,谷超豪积极参加各种抗日宣传活动,并在1940年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他考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和同学组织了“求是学社”,以优异的成绩和追求真理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师长的信任和同学们的尊敬,曾以最高票当选浙江大学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解放前夕,他还为保全杭州市的科技机构做出了贡献。

  在大学里,谷超豪一边参加革命事业,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1946年,他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开始了研究数学的历程。因为才华出众,他被破例允许同时参加两位名家的课程——苏步青教授主持的微分几何专题讨论和陈建功教授主持的函数论与傅里叶分析专题讨论。从两位著名数学家那里,谷超豪学到了治学的方法,而且在几何及分析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从1948年到1956年,谷超豪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在苏步青的指导下开始了数学研究生涯,在K展空间、仿射联络空间及芬斯拉(Finsler)空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展现出数学方面创造性的才能,迅速成为苏步青领导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学术骨干。

  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喜欢挑战难题的人

  法国科学院院士Y.Choquet-Bruhat曾经在法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这样介绍谷超豪:“谷超豪先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数学家。我最初是通过他的著述认识他,特别是他首次阐明的关于杨—米尔斯场的存在定理的著作。这项由一位数学家完成的关于物理问题的工作是谷先生独特、高雅、深入、多变的工作风格的典型范例。他是一位向难题进攻(有时是几何学,有时是物理学方面的问题)并解决难题的偏微分方程专家。”

  这段话是对谷超豪数学人生的精妙写照。谷超豪正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喜欢挑战难题的人。

  1956年,正当谷超豪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的时候,他却敏锐地看到尖端技术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满足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毅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偏微分方程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中来。他致力于把数学应用到航天中去,经其反复设计、选用的方法在我国导弹“钝头物体超音速绕流”的计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我国国防科研作出了贡献。

  谷超豪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三大研究领域中——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他亲昵地称它们为“金三角”。为了挖掘这些“金子”,他与同为数学家的妻子胡和生院士一起,把日常生活做成了一道减法题,挤出来的时间都用在了学问上。除了最简洁的生活程序,夫妻俩剩下的便是埋头于桌案,寻找数字里的乾坤。多年来,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篇,其中100篇为独立完成,并出版教材三本、专著四部。

  在杨振宁教授的眼中,谷超豪的研究是“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在学生们的眼中,谷超豪的治学是“多变”的。他对偏微分方程发展趋势的预见,不仅为以后国际上偏微分方程的发展主流所证实,而且指引和带领一批学生走上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道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