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状元碑社区一幢三层小楼上,一个名为“微笑图书室”的公益图书室正式对居民开放。这个30平方米的小小图书室是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爱心基金互助社(以下简称爱心社)与社区联合成立的,3000多册图书都是用数十名大学生在校园募集的钱和每个周末上街卖报赚的钱购买的二手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个城市都会出现很多农转非的居民社区,状元碑社区就是一个这样的社区。该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忠杰告诉记者,状元碑社区90%以上的居民是2003年至2006年间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整个社区2000多人,其中老人和孩子的比例很大,60岁以上的老人有好几百,16岁以下的也有100多,“居民的素质还不足以适应城市生活。以前大家都忙着种地,突然闲下来,还不习惯。真得感谢这些大学生,为我们建了这样一个图书室,大家又多了个好去处。”
微笑图书室的诞生和3个女大学生的一段支教经历不无关系。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09级学生张小林、张丽和陈秋霞都是免费师范生,也都是爱心社的成员。成立于2009年3月11日的爱心社,最初号召大家每月从国家补助的400元生活费中抽出5元加上奖学金获得者抽出的部分奖金,用于资助遇到重大突发变故的同学和家庭。之后,爱心社逐渐延伸到秉承“感恩明志、关怀互助、关注教育”的精神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义务家教、义务支教、义务卖报、模拟讲堂成了爱心社的常规活动。
3个女大学生刚上大一就开始利用没有课的下午去歇马镇滩子口小学支教。
“那个小学都是一层的瓦房,每个年级一间房,多的班20多个人,少的班几个人。学生大多是农民工的孩子,经常过一段时间就有孩子离开。”张小林说,因为老师不够,孩子们经常只上半天课,下午就在教室里玩儿。于是,张小林她们和其他同学轮流,每天下午去给孩子们上课。
张小林说:“刚开始上完一节课,嗓子就哑了。这些孩子很皮,根本不听你的。”
因为她们都还是刚踏入校门的学生,教学经验不足,后来校长不再让她们去。几个女大学生虽然很失望,但并没有放弃帮助这些贫困孩子的心愿:“要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就要让他们多读书。”
歇马镇还有很多农转非的社区,那些社区里的孩子处境比这些孩子好不了多少。3个女孩萌生了为社区建图书室的念头。
“我们都是免费师范生,来读师范的学生有的是因为喜欢做老师,但也有很多是因为家境不好。”3个女孩都出身农家,虽然每月有400元的补助,但只够在学校食堂吃饭,根本没有多余的钱。
一开始她们选择在校园里募书,印传单、画海报,在校园的食堂前面摆摊。张丽还记得:“有一次,在一个食堂门口,一位师姐接过传单看了很久,过一会儿气喘吁吁地提了几十本书回来。”
但是,募书的最佳时间是在毕业生离校以前,而这段时间又是张小林她们要考试的时间。另外,募来的书也不能完全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女孩们想到了卖报纸。已经是爱心社社长的张小林发动爱心社的社员,几十个人分为两组,每个周末去街头卖报。
“我卖出第一份报纸,就用了十几分钟。我捏着5毛钱,突然忍不住哭了。毕竟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推销出一个东西。”张小林说。
张丽被大家称为“卖报大王”,她卖出去的最贵的一张报纸是100元。那是地理学院的一位老师,听说爱心社要建爱心图书室,掏出100元,拿了一张报纸就转身离开了。
第一次上街不容易,但更难的是坚持。“刚开始,很多人听说我们是想建爱心图书室,放下5元、10元也不要找零钱就走了。可是时间长了,他们可能觉得我们是骗子,看见我们就绕道走了。”张丽说。
“上街卖报有时一卖就是整整一天,而且很长时间都看不到结果。有很多同学退出了,有些同学甚至觉得加入爱心社就是卖报纸。”张小林说,“做学生工作还可以为学习加分,而做这件事,获得的只有心理安慰。”
整整一年,52个周末,她们卖了1.5万多份报纸,筹得6000多元。接下来就是跑二手书市场淘书,还要联系社区,取得社区的支持,提供图书室的场地。然后,大学生们一次次地跑,亲手布置图书室。
10月28日下午,西南大学和状元碑社区共同举行了揭牌仪式,上百名居民和大学生用歌声和舞蹈庆祝图书室的开张。
但是,张小林们并没有因为这样就停下来,只要有空就会来到图书室帮着收拾和整理。她们发现平时来看书的老人并不多:“毕竟这些老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平时也没有读书的习惯。他们需要引导。图书室如果建好了只是摆设就失去了意义。”
她们决定,每个周末都来图书室为孩子们义务补课,这样逐渐引导和培养大家爱读书的习惯。她们还计划下一步引进报纸和杂志,使图书室藏书更加多元化,提高居民的阅读兴趣。(记者 朱丽亚 通讯员 杨沁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