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14日,“狼爸”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没想到在现场就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无论是“虎妈”蔡美儿的《虎妈赞歌》,还是“狼爸”萧百佑的《所以,北大兄妹》,都先是一本书——一本商业书,然后才是教育方式。他们卖的是书,所以,什么样的方式最有利于卖书,就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一些畅销书的商业逻辑是,给自己贴标签,迎合市场心理,而且一定要带有争议性和话题性,人人都赤膊上阵才好……说白了,也就是炒作之道。
显然,子女教育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话题,而且也比较关心;而“北大兄妹”,跟“哈佛女孩”一样,又深谙国人名校崇拜心理——选择一所名校作为卖点,这几乎是“教子心得”书的拿手好戏;再加上,棍棒教育在教育方式中本身就处在风口浪尖,容易引发话题……于是,“狼爸”、“北大兄妹”、“棍棒教育”……这些标签一下子抓住了眼球。 眼球经济时代,社会关注背后,则是这本书的畅销所在。但一段时间之后,现在这些讨论就会是过眼云烟。不信的话,你想想,当初“虎妈”到处演讲,引发的讨论都跨了国,现在谁还记得呢?这才刚刚过去不到一年啊。
在我看来,“虎妈”也好,“狼爸”也罢,都不过是标签而已。贴这个标签,就是让社会关注、专家辩论、舆论炒作,进而让书大卖。 争议是一本书商业推广的最好手段。至于你如何理解“棍棒教育”,你面红耳赤争论的“棍棒教育”是鸡同鸭讲,还是关公战秦琼,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书,已经大卖了。(王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