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诸多反思和改革只是一个起点,明天、明年、某些地方,校车的问题可能依然沉重。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一些公益组织乃至公众的共同努力不应该有丝毫的松懈——孩子们弱小的肩膀承受不起校车易碎之痛
上周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震惊了全国——甘肃庆阳市正宁县一幼儿园校车与一大货车迎面相撞,19名幼儿死亡。这19个小生命的戛然而止和他们留在车里的一只只小鞋、斑斑血迹,激起了人们心底的痛楚。从甘肃到全国,从媒体到公众,校车安全问题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浙江德清县斥资2000万元配备79辆“黄色特权校车”,严格选聘校车司机的做法,被迅速传为美谈。日前,甘肃庆阳已决定停止2012年公车更新计划,将预算资金全部用于购置标准化校车。宁夏、青海、湖南等地集中开展校车安全检查。
确实,我们在校车方面的“欠账”,实在太多了。
这个欠账,首先是投入上的。幼儿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于是对私立幼儿园,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是“甩手掌柜”,不给任何预算和补贴。以营利为目的私立幼儿园怎么可能下大力气投入到校车上?即便是对公立幼儿园和学校,政府的补贴也是有限的。在教育投入屡屡欠账的背景下,对校车的投入又能有多乐观?
其次是管理上的“欠账”。有专家表示,校车乱象的直接原因,是相关部门事权不明,这个性命攸关的大事,事实上“无人负责也无人管理”。后果可想而知,一些地方用拖拉机甚至马车运送孩子上学,一些校车司机根本没受过专业培训,一些跟车老师缺乏责任心和安全知识,个别地方甚至发生过将孩子锁在校车里最终导致被闷死的事情。尽管去年质检总局出台了《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但由谁去执行这个标准,去检查幼儿园、学校是否配备了符合标准的校车,怎样处罚不符合标准的校车,依然是未知数。
再有,是公众观念上的“欠账”。尽管校车的质量和校车司机的素质参差不齐,但大多数校车还是会在车身上喷有明显的“校车”字样的,对这些“校车”,社会车辆是主动避让、礼让,还是继续猛踩油门、乱并线?这无疑对诸多路上司机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欠账”终究是要还的。“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事关孩子安全的校车问题上,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或许不现实,在以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不妨借助公益组织和慈善事业的力量;管理上的漏洞亟须填补,职责明确,问责才能有依据;公众理念的转变也需要一些具体制度和罚则的敦促、震慑。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些问题上,并不需要多少“开天辟地”的勇气和作为,而恰恰是既有国外的经验、又有国内的典范,比如,校车由政府统一采购、分配,校车的质量要超高标准、超严要求,校车的特别通行权要充分保障,等等。
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贫困地区、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稀缺的现实语境下,校车并非可有可无、可好可差的配置,而是孩子们平等受教育权得以实现的必备载体。对那些每天翻山渡河、走峭壁陡坡才能上学的孩子们来说,一条好走的路、一辆安全的车,联结着他们接受学校教育、健康成长成才的所有希望。
有专家做了简单的测算,称目前我国大约有9000万学生需要乘坐安全规范的校车,如果按全国1亿学生,每40人坐一辆校车,一辆校车40万元的标准,全国购买250万辆校车的话,需要1万亿元资金,分5年投入,每年只需要2000亿元。这相对于今年财政收入约10万亿元、GDP约40万亿元来说,比例并不算大。
当然,数字好算,真正落实起来绝非易事。多年的“欠账”不可能朝夕之间便彻底还清,今天的诸多反思和改革只是一个起点,明天、明年、某些地方,校车的问题可能依然沉重。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一些公益组织乃至公众的共同努力不应该有丝毫的松懈——孩子们弱小的肩膀承受不起校车易碎之痛。本报评论员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