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就业率考核易致教育“GDP陷阱”

2011年11月23日 16:45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人才市场不是作坊和工厂,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比如近些年来,高校认为传媒产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于是不管有无条件和水平,也纷纷开设新闻及相关专业。笔者曾就读的学校,为数不多的新闻专业教师中,有几个竟然都是刚离开学校的本科生,既没有理论研究的经历,更缺少专业的新闻实践,但新闻专业依旧广泛招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少高校根据一厢情愿的就业市场供需判断,贴牌生产假冒伪劣的“人才产品”。

  人才的培养,理应是体系化的工程,专业设置联系着社会的行业结构,关系着各个领域的发展。而就业市场的稳定,除了跟行业发展布局、充足的就业机会有关,更多的还跟稳定的人才结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按照就业率来设置专业,不是知识和技术引领未来,而是市场决定人才的培养,这种理念下,高校免不了异变成培训班,甚至是培养有名无实人才的职校、培训班。专业的设置缺乏前瞻性和体系性,才会沦落到以就业率这种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决定专业的布局和去留。而就业率,照此看来,已然成为了高校教育发展的GDP。

  因此,以就业率作为考核标准,叫停就业率较差的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可以解决高校专业膨胀的问题,但恐怕解决不了滥设专业的问题。从整个教育体系、专业布局和社会人才结构而言,这种考核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某些行业迎来了发展契机,却发现国内专业人才紧缺,这样的情境现实中恐怕并不少见。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这些行业要么从国外引进人才,要么等着高校培养大批这方面的人才,而这无疑将耽误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契机。

  如今,国内高校纷纷变身为综合性院校,什么专业都有,但并不意味着什么专业都精。随波逐流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不仅耽误学生的发展,也影响社会进步。高校的专业设置,理应是人才培养在未来的整体布局,而就业率考核的方式,显然缺乏这种长远考虑,易造成是教育领域的“GDP陷阱”。时言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