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成都一所中学从4000余名学生中遴选出了19名“尖子生”享受学校表扬的“最优待遇”——和校长一同共进晚餐。“入围标准”是看刚刚举行的半期考试成绩,宴席由学校统一买单。部分同学和家长对学校此举并不反对,甚至在晚宴上有学生激动得哭了起来。(11月25日《华西都市报》)
校长餐,还是“绿领巾”的灵魂附体。尖子生,一俊遮百丑;劣等生,一丑遮百俊。这谈何教育公平和正义。校长口口声声说,和尖子生一同吃饭,并不等于不关心、冷漠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反倒应该对他们是一种激励。可校长既然想激励成绩不好的学生,那为何不跟他们一起吃饭,到时再辅以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效果岂不是“更激励”。
或许,在应试教育这个体制沉疴无法根治的前提下,“尖子生”和“劣等生”的身份鸿沟难以逾越。但作为学校,至少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消弭这种教育不公,而不是去扩大。遗憾的是,接二连三的校园闹剧,恰如一根钢针,在刺痛公众脆弱神经的同时,又像是在暗示:下一幕闹剧很快就要到来……
□丛晓波(媒体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