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万婷,对校园文艺晚会上的一则“角色反串”节目印象很深:有个大男生穿着裙子、脚踩高跟鞋、抹上口红,在舞台上热舞了一番,演绎一个“女郎”的形象。这位男生的“献丑”表演不仅获得现场同学一片拍手叫好,还迅速积攒了人气,后来被各类晚会盛邀为演出嘉宾。
“一些怪异的、彰显个性和突破传统的作品和艺术表现形式,更容易被大学生们接受。”日前,东华大学举行的一场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上,不少专家和大学教师在详细分析大学生艺术审美倾向时,表达了一种隐忧:防止高知群体染上低级趣味,如今的大学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外,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审美教育。
为何热衷“5分钟名气”?
大男生不惜“自毁形象”反串艳俗女郎,在高校的文艺演出中,这类“角色反串”节目屡见不鲜,而且经常获得满堂彩。
万婷曾找机会和大学生们做过一次访谈,同学们告诉她:这样的表演虽毫无内容可言,但表演者夸张的形象让人难忘,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方法”。
“在观众的尖叫中,表演者赢得了5分钟的名气。”如今的大学生们对这类节目见怪不怪,还乐在其中。原因何在?万婷从互联网上找到了一些答案。
打开网络视频,以“芙蓉姐姐”、“凤姐”为代表的一个个走红于互联网的小人物,无不是以忸怩作态、矫揉造作甚至恶搞为“卖点”。“互联网上的一些低俗文化现象正在影响象牙塔的学子,造成了大学生以怪异为美、以丑为美的不健康审美观。”万婷说,分析大学生的艺术审美倾向,以渴望“5分钟名气”为代表的功利导向日益明显。
除了互联网,荧屏上火爆的“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也变相激起了很多大学生“以我为美”的艺术审美意识。万婷认为,加强艺术和美育教育,营造高尚的艺术氛围,在如今的大学里显得尤其重要。
传统美育难获学生“芳心”
课堂,是大学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据了解,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曾发布相关通知,要求普通高校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且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中选修1门并通过考核。
记者获悉,由于大多数高校目前没有设立专门的艺术教育中心,很多艺术类课程依附于人文学院或艺术学院,在教学上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缺乏美学原理课程的设置,艺术选修课对提高大学生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想象力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
华东政法大学教师孙帅梅注意到,互联网和影视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正发生着强势影响。相比之下,只落在理论层面的美学教育以及合唱、诗歌朗诵等传统形式的文艺表演,已经很难打动青年学子的“芳心”。一强一弱,快餐文化和流俗思想很容易在校园里扎根。
以“穿越剧”为例,如今在大学生里很受追捧。“一些学生内心里有‘毕业即走向失业’的担心,从而产生逃避现实的想法。”而“穿越剧”恰好成为学生们逃避焦虑、充分想象的便捷途径。孙帅梅说。
媒体素养课程可行吗?
“作为大学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实施媒体素养教育很有必要”。繁荣校园文化、弘扬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孙帅梅的建议是,大学不妨充分发掘学校的课程资源,开设一些诸如影视剧鉴赏之类的高质量艺术课程。
同样是看影视剧,有没有“高人”指点,效果大不相同。老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人文主义精神,学生作为艺术鉴赏主体主动探寻,从低层次的“看”发展到高层次的“鉴赏”。随着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选择判断作品的能力也会同时提高,从而体会到高品位的审美愉悦。
也有专家提出,目前的大学校园里,不少文艺演出“娱乐性有余、艺术性不足”,建议校园文化活动要在“雅”和“俗”之间把握好适当的比例,应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走进剧场、走进音乐厅,在与优秀艺术作品的现实接触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记者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