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纪宝成:警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研被边缘化

2011年12月06日 10:0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天我按照你们的规定动作,来谈谈大学与文化改革发展话题。”刚坐下来,纪宝成便开门见山地说。

  记者很佩服这位67岁老人的爽直。当初约访时,记者提出的访谈议题就是,在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新征程中,大学将怎样发挥作用。11月中旬,纪宝成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校长办公室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

  采访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采访中,担任人大校长11年的纪宝成无时不展现出其朴实且博识的一面。他结合亲身参与推动的人大改革创新举措,提出的许多见解令人印象深刻。

  11月23日,纪宝成因年龄原因正式卸任校长职务。新华网这次对他的采访,亦成为他在人大校长任上最后一次向媒体全面阐述其大学文化教育建设的观点。

  推广国学是面对时代需要提出的重大问题

  搞经济研究出身的纪宝成近年来致力于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摇旗呐喊。担任人大校长后,他决策在人大树立孔子像,发表《重估国学价值》文章,成立国学院,呼吁设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日等。

  回顾这段经历,纪宝成说:“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在当时却是‘敢为天下先’。有不少非议,甚至遭到过嘲讽。”

  尽管社会上对“国学热”存在争议,但纪宝成认为,人大近些年的一系列举措客观上起到弘扬传统文化作用,加深了当代中国人对国学的理解。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跟十年前甚至五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以实际行动证明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

  在纪宝成看来,继承不等于复古,而是重新审视传统。“择其善者而从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人大倡导恢复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的思想基础,是面对时代需要提出的重大问题。”

  纪宝成认为,中国要走向世界,中华文明应该在世界文明史上展现光辉的一面。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中国人如果没有国际话语权,没有软实力,没有自己的文明形态,将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正需要通过重估国学价值、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来解决。

  在谈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时,纪宝成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没有中断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得好。”他引用了《论语·为政》来解释这种关系:“孔子说,或因、或损、或益。(“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记者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记者注。)中国文化有这种精神,所以绵延不绝。”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