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开大学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结果公布。课题组用比较翔实的调查数据揭示出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的关系,认为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能唯就业论,但是在学生就业方面也应有所作为。
一项专业研究的成果成为舆论的焦点,除了研究选题的重要外,还源于它让人们想到最近的一则教育新闻:主管部门最近下发通知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对于这个规定,赞成者认为,有些华而不实、误人子弟的专业早该取消;反对者则质疑,过度强化大学的人才技能培训这一功能,势必将大学教育功利化。
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现实大背景下,为确保高校专业设置合理、健康发展,教育部此次提出“就业率与大学专业挂钩”有积极意义,给各高校和各地主管高校事务的教育厅(教委)设定了一个不可逾越的红线——无论如何,乱设专业可以休矣!可以预测,随后将会有一系列的后续措施,比如,每年定期公布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报告,让社会监督高校,特别是办学质量较差的公立地方院校和民办院校,敦促高校合理设置专业和招生人数,杜绝盲目跟风、互相攀比和追求大而全。
但是,一刀切地把就业率与大学专业命运挂钩,虽然有着诸多的现实考虑,但也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对于定位不同的学校和专业,是否应该区别对待?一般而言,只要愿意“下嫁”或“屈才”,名牌大学毕业生无论什么专业,一般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但许多普通院校,即使是热门专业,学生就业也存在诸多困难。
另外,如果按照刚性的要求,凡是就业率连续两年达不到60%及以上的专业,都得统统调减招生计划,那么,我们将会看到,肩负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重任的国家重点大学,会因此失去某些基础学科。比如,海洋大学的生物学不一定好就业,但如果因此停止招生甚至撤销专业肯定不行,因为海洋类的大学肯定涉及海洋生物,而生物学必然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学科。所以,完全按照就业率来决定一个专业的生死存亡,这种功利性十足的标准,将会给国家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以毁灭性打击,势必使相关学科遭遇人才难以为继的灾难。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好工作。但从大学的目的和接受大学教育的长期收益来看,这只是大学教育和接受大学教育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此,如果过分强调就业率对专业设置的影响,必然会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高校专业设置的优化和教学质量提高,还会逼迫大学把学生的大四变为“疯狂就业年”,并将大学的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和学术教育,变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考证教育。(胡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