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国农大校长撰文谈大学教师评价:舍本逐末严重(2)

2011年12月27日 17:08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二、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这里重点谈我校在招聘、晋升、年度考核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评价方法和程序。

  1.招聘

  我校近年来进行了重要改革,建立了“公开招聘、两级面试、分类管理”的招聘制度。具体说就是,学校将所有当年的招聘岗位在校园网上公开,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教学科研类岗位首先由学院进行面试,然后,推荐到学校的评审委员会进行面试,并当场投票作出决定。各类被招聘人员,包括“千人计划”、教授和副教授等三类引进人才和讲师(普通招聘),均需经过学院和学校两级面试。管理和教辅类岗位的程序类似。应聘管理类和教辅类岗位人员在被聘任后,原则上不得转为教学科研类人员。

  实行公开招聘和学校评委会面试制度,根本目的是严把入门关。在“只进不出”的现有体制下,如果入门关不严,那么,十年二十年积累下来,师资队伍中的庸人数量就会很庞大,就会对学校的发展严重不利。而在我国的国情条件下,人情因素几乎无孔不入,仅靠学院层面的把关,很难做到不受干扰。而学校委员会的委员人数较多(二十多人到三十多人),在面试和无记名投票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人情因素的干扰。

  学院推荐到学校委员会进行面试的名额,引进人才是等额推荐,而普通招聘是按3:1的比例。在刚实行这个制度时,不排除学院在强大的人情因素的影响下,为确保有特殊关系的人能够被最终选入,在学院阶段的面试中,把比较优秀的淘汰掉,而把不怎么优秀的推荐上来,以陪衬有特殊关系的候选人。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学校委员会严格把关,通常会把三个候选人全部淘汰。经过了这样的严格把关之后,也就很少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学院推荐上来的候选人明显不够优秀。学院的解释是,这是个弱势学科,招不到更优秀的人才,希望学校委员会把标准放宽一些。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是全部淘汰。因为,越是弱势的学科,越需要招聘到高水平的人才。否则,如果每次都降低标准把平庸之才招聘进来,那么这个弱势学科就永远没有变强的可能了。这个理念,也逐渐成为全体委员的共识。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学校评审引进人才时,发现有的人才更适合另一个学院的工作岗位,从而推荐到更合适的岗位上。

  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的转岗,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很多以管理和教辅名义招进来的人,进来之后,就读在职博士,进修,想方设法往学术上靠,最后转到某个学院去。一方面,这使得一些管理岗位尤其是实验等教辅类岗位,总是后继无人;另一方面,大量的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转入到学术岗位上去,也使得学术人员队伍更加参差不齐。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可以一箭双雕,既稳定管理和教辅队伍,也堵上了学术人员入门关不严的漏洞。但是,总有一些人,心存侥幸,招聘时信誓旦旦,声言对教辅岗位无比热爱;可一旦进校后,就找各种理由,想转入教学科研岗位。对此,规则和制度当然不能破坏,但是,也得让这些人心服口服,也不排除万一确有适合做学术工作的杰出人才。学校处理这类情况的办法是:允许校内管理和教辅人员申请转聘,但也要按照教学科研类的招聘程序和条件,在学校公开招聘时,去应聘他们认为自己胜任的学术岗位,同前来应聘的所有人员一起竞争。

  2.晋升

  教授群体,是大学总体学术水平的代表。这些年来,随着师资队伍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教授的评选标准也不断提高。从理念上讲,新任教授的水平,应该超过现有教授的平均水平,这样,教授的总体水平才会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总能做到如此。学院层面的教授晋升,论资排辈的现象比以前有所减轻,但是,资历仍有很大影响。为了尽可能地排除这种影响,我校近年来增加了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审,教授候选人需要到学校学术委员会上答辩和审定。其实,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最后审定这个程序的存在,本身可能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有了这个程序的存在,给学院学术委员会以足够的理由和动力,把真正优秀的人推荐上来。否则,学院层面对某个人进行照顾,在学校层面不能通过,那就白白浪费了一个晋升指标。

  学校学术委员会还有一个特殊的职能,就是对申请破格晋升教授的人进行面试评审。一个大学的学科很多,各个学科之间的具体学术评价指标可能很不相同,学校的规定,不可能尽善尽美,无所不包。这样,总可能有少数人,可能在某一方面业绩非常突出,但是,却不符合正常晋升的某些要求。有这些情况的人员,学院可以推荐到学校学术委员会上进行破格评审。破格,可以是任一方面的破格。而破格评审唯一的标准就是,申请人能够用自己的实际业绩,使学校学术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信服,认为其值得破格晋升。

  3.考核

  这里的考核,主要是指年度考核。大学教师的主要业务活动,包括教学和科研,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要依赖教师的主动计划和努力,并且成果具有相当的不可预测性,而不像工程建设或农业生产那样,可以有明确的生产工期或春种秋收的效果。如果不断地施加外力,让他们围绕着各种指标,被动地痛苦地忙碌,那是无法取得重大成果的。而决定一个大学的声誉和水准的,一定是优秀人才取得的重大成果。

  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本身就有自我不断进取和努力创造业绩的动力。对一些教师来说,这个动力是不断晋升:讲师的目标是副教授,副教授的目标是教授,教授的目标是三级教授、二级教授乃至院士。更有一些教师,通常是资历较深的教师,已经不怎么特别在意各种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是追求内心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兴趣和爱好而工作,很认真地去上课,指导学生,从事研究。学生的进步,科学的发现,就足以使得他们感到满足和快乐。如果用各种名利指标做杠杆去指挥这些老师,那其实是变相贬低他们的高尚和精神追求。

  另外,大学教师考核方面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是,如果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那些后进的人就会占便宜。作为大学管理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教师考核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鼓励先进,激励全体,而不是惩罚后进。严厉的考核政策,并不能使平庸者变得杰出,也不能保证他们取得佳绩,而只会给那些优秀教师添乱,打乱或限制他们本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步调与长远目标。记工分式的考核制度,很容易助长浮躁,不利于出重大成果。

  基于以上理念,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实行了非常宽松的考核政策。年度考核中,除了对教授和副教授的本科教学最低课时要求之外,没有任何别的量化要求。在进行年度考核时,教师只是在本单位进行写实性的述职。这样的述职考核,减少了大量的填报表格工作,避免了形式主义,而更加务实,实际上也是一种工作情况的交流。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在实行上述考核方式的同时,也大体相当于实行了年薪制。按照我校所实行的薪酬体制,教师的薪酬等级一经确定之后,便保持稳定,除非专业技术职称发生晋升。同一级别教师当年的薪酬差别,主要体现在课时费和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