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生的迷茫:不想跟风 却又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2012年01月07日 09: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收到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杜克海给中国青年报写的信后,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他。

  记者(以下简称记):看了你的来信,感觉你有点迷茫。以前有过这种感觉吗?

  杜克海(以下简称杜):之前,目标一直很明确,过得也挺充实。我是个农家子弟,知道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读高中的时候,几乎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是围绕“读大学”这3个字而努力。我清楚地记得,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奶奶出门的次数多了,妈妈的笑脸多了,家里的客人也多了。而我也得以有机会第一次走出生活了18年的小县城,去感受外面的精彩。

  然而,大学和我之前的想象不一样。大量的课余时间,极少的作业,很容易对付的考试,要是不参加些课外活动,那一定很无聊。在无知无畏中,我参加了班委的竞选、学生会干部的选拔、社团的招新,最后成为了班级的纪检委员、学生会的干事、文学性社团《飞白报》的会员。每天的课余时间有了会议、活动的填充,听从学长们的安排,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有时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在社团组织中,没有孤独寂寞,有的是“优秀班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优秀会员”、“三等奖学金”等荣誉,初来乍到的我内心很满足,似乎该有的我都有了。

  大二刚开学这段时间,各社团都在紧锣密鼓地“抢人”,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并感觉自己不适合在学生会中工作,我留在了《飞白报》,并意外地被推选为报社社长。作为一个社团负责人,要承担很多,很累,很不容易!一年中,我没有课余时间,没有周末,甚至连暑假都留在学校编辑报社承办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友》期刊。这一年,我把重心放在“走出去”,与江西校媒联盟及其他校园媒体取得联系,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在全体社员的努力下,我们报社荣幸地被评为“江西省十佳校园媒体”、“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三星级会员媒体”,个人荣获江西农业大学“先进社团负责人”、“《江西农业大学校友》优秀编辑”称号及“社团与学生工作特长奖学金”、南昌市“谷雨诗会”原创诗歌三等奖等。

  在大学里,大家习惯于用担任什么职务或得什么奖来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或许在某些同学看来,我算是功成身退吧。在去年10月换届后,我彻彻底底地成为一个普通的学生。不时有同学问我:你为什么不去竞选社联部长或主席?你来担任校刊主编怎么样?……我告诉他们:大三了,我只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好好地看看书,好好地为自己生活。

  记:在经历了前两年忙碌且被认为成功的社团生活之后,大三的你选择了看书、写日记、书法、摄影这么一种自以为悠闲自在的课余生活。这是你自己的决定,可为何又觉得心里惴惴不安呢?

  杜:打个比方吧。以前都是跟着大部队前行,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走到哪儿,只知道跟着走没错。走累了,独自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当发现大部队走远了,自己却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前段时间,自从班主任在班会上介绍了考研的相关事项之后,我的内心便起了波澜。刚进大学时我便认定自己是应该去考研的,正如我们美学老师讲的:趁着年轻,多学点知识。在同学当中,人家听说你要考研,条件反射似地就会问:考什么专业?考哪个学校?然而这些,我都不能自信满满地回答,而只能忐忑地问我敬重的一个老师:老师,我想考研,但不知道考什么专业。“我觉得你更适合做实事!”老师醍醐灌顶的点拨,让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并不适合考研。但我又适合干什么呢?

  我时常问自己,自问自答好像很容易进入到一个矛盾的怪圈。起初我把读书、摄影、书法作为我想要的东西,然而往深处想想,这些兴趣爱好仅仅是我生活的点缀,仅仅是我在繁重的压力下的精神润化剂,它不是我生活的主页。那我究竟想要什么呢?我的人生追求、奋斗目标是什么呢?我感到茫然!

  记:你在来信中说,周围那些忙着“考证”的同学是为了就业而学习,你的内心很排斥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你想寻找一种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享受在阳光下看书的小资情调。可是你想过没有,将来毕业之后靠什么来维持这么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杜:这个问题问到了我的痛处,这也是我近期焦虑的根源。在大学里,同学们学习的目标不外乎两个:拿奖学金和考证,因为这是日后找工作的重要筹码。可我知道自己内心是极度不愿意机械地参加各种证书考试,我已经厌倦了这种“被动的”“学与考”的生活方式。我不喜欢的东西考过就忘了,而我喜欢的书读过之后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有一天晚上,我随手拿起《古文观止》,翻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每当心为形役,形为名趋,体为利使时,偶尔也觉得看看书、写写字、拍拍照这种淡然的生活蛮好的,既然本性喜欢安静,又何必那么浮躁那么功利呢?“何不委心任去留”。

  然而转念一想,又心有余悸。人们常说年少轻狂,年轻人就要去社会上经历风雨干一回才不枉此生。有时我会问自己:我这么悠哉地过日子是不是不思进取?我会不会因为没有考证而错失就业机会?

  再过一年我就要面对棘手的就业问题。我似乎没有做好走上社会的准备,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职业。而没有一份好工作,我又怎么能延续目前我喜欢的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呢?每每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的纠结。这也是我给报社写信求助的原因,希望你们能帮助我走出迷茫。

  本报记者 陈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