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对“冒雨表演”见惯不惊
1月8日,《温州晚报》刊登一张图片,内容是去年12月29日,温州市石坦巷小学举行“迎元旦·绿色安全行”主题活动,孩子们冒雨起舞,为台上穿着雨衣、有人撑伞的领导表演节目。有背后的牌子“为生命护航”相衬,网友纷纷点评“太讽刺”。(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1版)
网友们常说,有图有真相。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有图的语境下,当事方还能理直气壮地辩解。难道真像尼采所说,没有真理,只有解释。或者真理“是从来不曾达到的假象”?在事实的映照下,更显如此牵强说辞的苍白。套用前段时间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以认错为目的的诡辩都是耍流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其实,人们反感的并不是让娃娃们吃点苦,而“冒雨表演”可归于“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毕竟,大家都明白,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很难“经历风雨见彩虹”。人们更多的是反感:从这种随处可见的小事中所体现出的不公,以及因身份而差别对待的谄媚和对现实的反讽。
报上刊图并附上说明,说明当地对此反以为荣。同时也说明特权思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不,8日就在温岭出现过“领导骑车体察民情,9辆警车鸣笛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说明要贯彻平等理念,更应从相关领导抓起。只有破除特权及政绩思维,如此反常之事才不会见惯不惊。
像这样可笑的事并非第一起,也可能不是最后一起。这现象就显得耐人寻味:为何这种事屡禁不绝,而且还反复粉墨登场呢?除了当地官员欣然笑纳如此自抬身价,下属部门自作多情地变着花样献媚外,还在于这种形式已演变成见惯不惊,而且深植入上下级心照不宣的心理中:如此这般才显得“有份”。
因此,要让这种有悖常理的现象绝迹,还更应从思想观念层面,根除身份等级差别的固化思维。并从制度设计上着手,让显摆或者被显摆的作俑者,受到相适应的追责,才能让孩子们不会因没必要的形式而受罪,才能以小处不可随便的方式,让平等观念深植人心,从而刺破惯有的特权思维壁垒。(林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