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潮课”受学生热捧 教学创新还是过度娱乐
遗传学搭车《哈利·波特》心理学嫁接当红美剧 一时颇受高校学生追捧
“潮课”:教学创新还是过度娱乐
近日,广东一所高校开出新的选修课《哈利·波特与遗传学》,将风靡全球的魔幻小说与艰深理论结合在一起,开课老师坦言这门课是“严肃认真的”。一时间,校内选课者众,许多学生称之为“潮课”。
在全国范围内,另类课程并非个例。中国政法大学根据当红美剧《别对我说谎》开设《心理应激微反应》选修课,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三国杀攻略》选修课……同样受到追捧。
“潮课”正当红,引发广泛关注。流行文化与专业教学在课堂上如此碰撞,该喜该忧?
教学载体好,跨界启发大
《哈利·波特与遗传学》能在微博网络上被誉为“神级选修课”,让大学生们也觉得“潮”,显示了这门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在当今大学校园,受欢迎的课“以稀为贵”,值得研究和探索。
“潮课”之所以“潮”,大概是因为教学载体找得好。《遗传学》应该是医学院学生必学的基础课之一,但一部厚厚的《遗传学》教材却可以有不同的教法。除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考试背之外,也可以通过豌豆、果蝇、斑马鱼等动植物实验来教授,当然还可以像中山大学那样找一部热门小说或电影来作载体。开出此课的陈老师也是一位“哈迷”,她表示“国外有不少科学家以《哈利·波特》为模本来研究医学、生物学,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学术研究,却用调侃、轻松的方式表述出来。”
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个有心的医学研究者也能从《哈利·波特》中解读医学。这位陈老师举例说,遗传学强调母亲妊娠期间心态和环境对小孩今后发展的作用很大,哈利与他的对手“伏地魔”是同一支后裔,生活环境也相似,但哈利在母爱中出生,而“伏地魔”母亲怀孕期间心中充满仇恨,可能造成两人性格截然相反。
其实,从文艺作品中挖掘医学事实并非仅此一例。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黄钢教授上学期便开设了一门《西洋画中的医学》选修课,结合自己对西方名画的鉴赏研究,为画中人“看病”,揭示他们可能患有瘟疫、精神病等病患。他表示,“下学期,我还要开设《中国画中的医学》。”
可见,大学需要这种跨越科学与艺术的“跨界课”来丰富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创新。事实上,医学生们已有大量专业级的必修课程来强化对医学的认知,其它专业大学生也是如此。但交叉融合正成为学科发展的一大趋势,某专业学生跨专业学习,由此获得的启发可能比本专业来得更大。公选课就是应在专业课之外为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即使只是增加了一些人文素养,也有益无害。
勿让“噱头”喧宾夺主
提升教学水平、探索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无可厚非,但让流行娱乐与严谨的学问如此结合,是否可能导致教学过度娱乐化,让原本是“噱头”的东西喧宾夺主,值得深思。
几个月前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上,有位参加评审的教授讲述了这样的经历: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他上课时特意花不少时间讲学术领域中的笑话和八卦,课堂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出勤率也很高。这位老师起初高兴又得意,直到后来看了不少学生的课堂笔记,才惊讶地发现,大家记的尽是那些笑话八卦,许多知识点都记错了。传统教学活动中,一般都较为严肃,确实可能让学生觉得乏味,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可若盲目走向另一个极端,仅仅用娱乐的“加料”来吸引学生,最后的教学效果显然并不那么乐观。如何达到课堂上专业性与吸引力的双赢,这同样是“潮课”面临的挑战。
课程的创新值得鼓励,若一味“博眼球”或者追求好玩,而忽视了更为关键的内涵建设,那么“潮课”的出现也许并非一件好事。
流行总会过去,相关流行元素为课程带来的吸引力也可能仅仅是一时的,而真正能为学生带来收获的课堂,需要老师更多的努力。如何备课将枯燥的知识体系讲得深入浅出,如何启迪学生思考,教会他们思维的乐趣,感受学术上曲径通幽的喜悦,皆是学问。前年退休的化学教授刘旦初先生,曾在复旦开了十多年的《化学与人类》选修课,有学生甚至连续选四年都没选上,最后一年选择旁听,没有学分也要学。他的课上不缺最热门的社会话题,但都渗透在专业知识的串讲中,润物无声。例如,三鹿奶粉事件曝光的第二天,三聚氰胺就出现在了他的课堂上。上海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顾晓英,教的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室里,她对理论的深入解读让原本埋首做作业的学生抬起了头,与学生热烈讨论美国对“脸谱”网站的扶植政策、卡扎菲踪迹、穆巴拉克受审在地缘政治上的分量,令不少不喜欢思政课的学生成了“粉丝”。
流行并非不能进课堂,但绝不应是主角,更无需冠名。(记者 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