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出台新课改方案 高中生可选修汽车驾驶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高一新生们将会发现,自己所学的课程和原来的设置不一样了!日前,经国家教育部批复,自治区(广西)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文件,同意实施《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一被称为“颠覆性”的课程改革,今年秋季学期,在广西正式启动后,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哪些变化,记者昨日进行了了解。
【课程结构】
高中可选修汽车驾驶
据了解,《国家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即学习领域、学科科目和模块。高中新课改实行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
科目: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8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或15)个科目。其中通用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在方案发布的课程内容表上,新增的通用技术科目学习内容包括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艺术科目的内容也较多,包括艺术、音乐、美术三大类,每大类都有明确的学习内容。
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的经验和相关知识,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课程设置】
社会实践是高中必修课
实行选课机制是高中课改的又一大新内容,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身条件和学生兴趣,设置若干模块,提供学生选修。
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共23学分,分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区实践。学生每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学年共6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获得相关证明,获得2学分。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年增设选修课程。学校应在保证开好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选修学分也达到一定的学分,方达到毕业学分的要求。
【招生改革】
综合素质作为高考录取依据
对高中课程进行改革,就意味着要牵涉到高考的招生改革。在《方案》中规定,要推进考试改革,制订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改革有机连接方案;制订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考录取依据的实施方案;制订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改革实施方案。今后,高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三个方面都将是高考录取的依据。自治区教育厅将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有效融合方案,尽快出台我区高考改革方案,报国家教育部批准。
【资源共享】
学生或可跨校选课学习
《方案》中规定,应建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建设,遵循高效、协调与共享的原则,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大力加强校际之间及学校与社会、与高校的合作,补充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当代生活报 记者 关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