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痴迷网游“废寝忘食” 家长软硬兼施遭抵抗
部分中小学生寒假沉溺于网络,家长对此束手无策——
多渠道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新闻回放:“上网”还是“戒网”,这是一个难题。在寒假中,学生和家长都会面临这个问题。部分中小学生假期沉溺于网络,而家长无力监管和劝阻。那么,究竟该不该禁止孩子上网,如何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成了越来越多家长的一大“心病”。
孩子玩网游“废寝忘食”
“放寒假后,大家都在玩游戏,我不玩就不合群了。”福州某中学初二学生王萧说,他们班上几乎所有男生都在玩同一款网络游戏,每天都有人在群里交流讨论,谈下一步的练级计划。其中一个最高等级的同学还会给大家分配各种任务,让班上的人团队配合去完成。
起初,王萧并不玩网游,看到群里大家都在讨论这个游戏时,“慢慢地就被大家给带动了,一开始想着自己每天只玩一小会儿,但一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在福建某中学的百度贴吧里,一名初中生发帖让“大家晒晒寒假怎么过”,跟帖中超过六成的孩子提到“打网络游戏”。有网友说,想出去打球,要么场地不好找,要么人召集不齐,想想还是打开电脑最方便。另一个跟帖网友则表示,偶尔想与同学聚会、看电影,父母总要唠叨盘问,不如“果断上网玩游戏”。
“我平时又不上网,所以除了偶尔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只能玩游戏了。”今年刚上初三的子坤说,他平时没什么爱好,电脑对于他来说就是一架“游戏机”。“其实,每次打完游戏都‘身心俱疲’,但却不知道干啥好。”
一些学生表示,寒假期间,家长们忙于上班,根本无暇陪自己出去玩玩,呆在家里只好靠上网聊天、打游戏解闷。
家长忧心忡忡却没招儿
寒假里,福州某中学初二学生小育迷上了一款名叫DOTA的竞技游戏,每天晚上“战斗”到11点多,除了吃饭和午休外,几乎所有时间都耗在了游戏中。
采访中,不少家长对于孩子在假期沉溺网络忧心忡忡,有心抵制,甚至强行阻止,却常常难偿所愿。一些家长反映,由于自己无法全天候守着孩子,所以对孩子玩游戏“简直没招儿”。
福州市民江先生则形容自己管教孩子玩游戏是“软硬兼施”。最初发现上小学的儿子江凯瞒着家人玩游戏时,江先生严加管教,“移走了电脑,拔掉了网线插座,设置了密码等,所有的招儿都想尽了”。可是,却遭遇了江凯的强烈抗议:如果不让玩游戏,就不上课、不做作业、不参加中考。江先生只得作出让步,但明确告诉孩子:“玩游戏的前提,必须是不影响学习。”为此,父子俩签订了协议,约定学习要求、游戏时间段等。
记者在福建一些乡镇采访时了解到,由于不少家长忙于做生意或外出打工赚钱,对孩子的管教“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一些自制力较差的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甚至饭钱都“送”到了网吧。
给孩子健康上网提供平台
“上网是一种潮流,肯定不能堵死,而是要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健康上网的平台。”福建省莆田市教育局条件装备站站长张金城介绍说,近年来,莆田市各县市不少中小学都建立了“绿色网室”,每周至少开放10个小时,学生凭有关证件免费上网。且开放时有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巡逻”,学生不可能玩大型网络游戏。
据张金城介绍,由于各校面向学生开放“绿色网室”,一些学校附近的网吧渐渐消失了,且没有学生爬墙或逃课出去玩游戏了。同时,全市经常组织开展“网页制作”、“网上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课余“利用电脑做有益于学习的事情”。
福州市则尝试搭建健康网络平台,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从2006年起,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运用网络举办首届“网络夏令营”,开发“数字青少年宫”,设有“心灵家园”、“娱乐天地”、“网上看福州”等30多个板块,内容十分丰富,目前,已注册学生10万余人,访问量达1738万余人次。
对此,福建师范大学教师郭丹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家长们不能因噎废食,盲目堵塞。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教育学生理性看待网络,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多开设一些“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德育网站,引导学生走出“电脑就是用来玩游戏的”误区,进而把电脑当作学习的辅导工具,甚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记者 龙超凡 通讯员 王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