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奖状登广告引热议 媒体评荣誉不应嫁接金钱(2)
反对
出卖权威与神圣
此风必须要遏制
身为现代人,广告见多了,哪怕贴到珠穆朗玛峰上,都不让人感到奇怪。可如此大摇大摆地“植入”小学奖状,着实伤到了很多人:有拿着奖状的小学生、学生家长还有那些小时候获过奖状的人。有人或许会说,奖状不过是一张纸,值不了几个钱,通过此种方式校方省钱、亦能得到广告费,且小学生还能得到奖品,乃“多赢局面”。从物理意义上看,奖状和车票都是纸做的,但精神层面截然不同。一名学生家长说:“孩子努力一学期,得了奖状也想炫耀炫耀。可是你看这张奖状,让我们家长怎么贴墙上?这不是帮商家做广告吗?怎么看心里都不舒服。”
为了一点奖品、为省一点经费、为赚取点广告费,校方竟公然出卖奖状的权威性与神圣性,令人扼腕,这俨然是一种悲剧。倘若此风得不到遏制,恐怕用不了多久,小学生们的校服上、作业本上、钢笔上甚或课桌上都可能出现各类广告。
去年,清华一教学楼冠名“真维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揭开了大学公司化的疮疤。而今,小学生奖状沦为街头传单,中国的莘莘学子从小到大恐怕都要吸着广告的雨露茁壮成长了。广告正在悄无声息地教育着下一代。
实质上,商业广告的泛滥,是一种“软暴力”,如果说充斥在大街小巷、各类媒体、各种角落的各种广告侵占了我们的视觉空间,那么各类商业广告登上教学楼、爬进奖状、钻进书桌则是对校园的攻陷,是对人们心灵与精神的侵蚀。
如此可见,商业广告爬进小学奖状,校方只看到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顾暂时看不到的重大伤害,殊不知潜移默化如温水煮青蛙式的伤害,更剧烈,更深远,更不可弥补。(侯金亮)
延伸
捐助要捐出责任
别利用奖状平台
我认为,作为当事校长,不能仅仅满足于以后不会再在奖状上植入广告,应该对这个事件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向社会公开道歉,“学生奖状”不能成“广告平台”。
为什么呢?因为奖状是奖励正气,树立正气的,神圣不可侵犯,广告植入奖状是对正气的亵渎;因为如此节约经费观很危险,的确,学校经费很紧张,但节约经费不能在激发正气精神上节约,相反,在这方面应该加大经费的投入。记得去参观一所学校,校长说,一个学校,砸锅卖铁也要给老师发课时费,我十分感动;因为这种做法本身污染学校纯洁,学校是知识的摇篮,是文明的辐射地,应该洁净,应该远离铜臭,不应该有任何功利色彩。有这样一个故事,1546年英王亨利八世创设了一所学院。门顶上,他的雕像本来是手执权杖象征王权的。然而,这所学院的大学生看不惯国王骑到大学的头顶上,于是,把他的权杖换成了凳子腿。因为这个做法,对孩子的影响很不好,金钱不应该万能,尤其是在荣誉上,不能让其张牙舞爪;因为这个做法悄然对捐助学校做了一个错误引导,捐助学校要有条件。
不要以为以上分析是小题大做,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捐助学校,应该是一种公民责任,一种企业责任,这是对社会的回报,而不是一种恩赐,你有了财富,只有造福社会才是真正的财富。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在回报社会中,捐助学校是最文明,最高尚,最能产生社会价值的一种捐助,国外许多学校都能得到社会的诸多捐助,这是社会成熟文明的标志,也是财富观念健康成熟的标志。
欢迎企业捐助学校,但禁止植入广告。捐助就要捐助出一种社会责任,才能实现社会公益价值。(殷建光)
■三言两语
●一个学生一个学期乃至一年的努力,被几个广告就轻易地玷污了。
——尤利
●对所有拿过奖状的人来讲,拿到奖状意味着获得肯定、赞许、成就,在他们心中有着权威性和神圣感。若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所获得的奖状和街头的传单无异,不仅心头的喜悦顿无,更是一次伤害。
——韩双英
●认同专家的话,在奖状上打广告,会降低奖状这一精神鼓励,给孩子们带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会降低教育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和神圣感,使得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黄丽娟
●在这个利益为王的时代,广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就连厕所、公共汽车、车票、机票上都贴满广告。商业戾气弥漫扩散至社会的每个角落,竟毫无死角。
——许巍度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沾染着商业戾气的广告爬进小学生的奖状实在太让人震惊了。
——南新
●商业“含金量”是沉甸甸的,荣誉“含金量”却是轻飘飘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甘之黎